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 术后康复护理
2.3.1 在院康复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外展15—300中立位,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被动活动,10次/分,一次做10—20分钟,一天分6次做,早期应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同时可教病人深呼吸练习。
术后第1天病床摇升至300,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联合的等长收缩运动,收缩维持10秒,放松5秒,10个/组,3—5组/次,3次/日,以保持肌肉张力和髋膝关节被动活动。开始屈髋屈膝,早期髋活动范围250,膝为400(术后3—5天内屈曲2次/组,4组/日),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和患者耐受程度鼓励患者,逐步增加活动次数。 术后第2天病床摇升至600,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由起初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过渡。患腿辅助直腿抬高练习,增加静脉回流,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并将病床摇升至900,进行坐位练习。坐位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使髋关节疲劳。患者还可以坐于床边,双手后撑,主动伸直髋关节,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前部10个/组,3—5组/次。
术后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在第3、4天可开始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病人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使整个人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健腿屈曲用力蹬床,健肘撑床,同时保持患腿外展位(后外侧切口防止内旋内收,前外侧切口防止过度外展外旋)坐起,然后通过双拐支撑站起(非骨髓泥的不能负重,骨髓泥的可以负重)。方法是:患者双手扶着椅子靠背,轻微后伸患侧下肢,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挛缩的屈髋肌群而后后伸健侧下肢,重心逐步向前侧的患肢移动。每天坚持以上的锻炼,并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
手术第5、6天后患肢步行基本不负重,患腿先开步,重心前移,人的重量分布在拐杖和健腿,健腿跟上。如果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骨组织长入假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个稳定的界面环境,过早下地负重,使假体与骨之间因相对活动而产生纤维性假膜。因此术后负重情况一般为6周但须经医生看片之后决定是否负重行走。
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后3—6月不能做髋关节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及髋关节过度屈曲等动作(如患腿放在健腿上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做到“三不”:即不坐矮的凳子或软的沙发;不跷“二郎腿”;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弯腰,以免发生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2.3.2 出院康复指导 全髋置换术后回家应循序渐进的加大运动量进行肌肉力量的练习和关节活动度,(1)股四头肌方法:坐位双腿下垂,在踝关节处加一沙袋(重量为2.5—5公斤)进行伸屈膝练习,缓慢伸膝和屈膝练习,150次/组,6组/日,以后逐渐加运动量,(2)髋部肌肉力量的练习,不负重站立位进行大腿后伸的动作(也在踝关节处加一沙袋2.5—5公斤)150次/组,6组/日。(3)外展肌群练习方法为:外展30—350,维持10秒,做30—50个/组,6组/日,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关节活动度方法:平躺在床上进行主动的屈伸膝关节。
三个月之后的锻炼主要是以上所讲的肌肉力量的练习和关节活动度的锻炼,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0,避免突然下蹲运动和较激烈的运动。一般术后6个月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下蹲。以后应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跑、跳等冲击运动(如打篮球、慢跑、跳舞等),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游泳等。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要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完全康复后每年复查1次,复查内容包括髋关节正侧位片、人工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如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