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流行的新词新语及其规范化(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词汇是其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它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最新方面,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新词新语的出现不断为语言环境增添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任何社会中、任何情况下,语言的规范又总是被需要的,正如陈原先生所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但在任何社会里,社会的组织和成员都要求彼此使用的文字有一定的规范......规范化是社会语言共同体的需要。”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即新词语旺盛的新时期,我们特别需要对词语进行规范。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词语的规范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约定俗成原则。约定俗成是语言运用最基本的首要原则。必须选用那些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社会上较为通行的新词新语。要把符合词汇规范化和群众语言习惯的新词新语,和那些由于临时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随机词、随意拼凑的生造词区别开来,以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避免使用例如:“体惦(体贴惦记)、泼脱(泼辣洒脱)、愈更(愈益更加)”等词语,人们可能为了一时节省用字,但这类生硬拼凑的词语让人感到牵强,不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不如使用原来的说法平实自然、明白妥帖。
第二,必要性原则。语言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因而社会的特定时期的变迁必然要在那个特定阶段的语言中得以体现。正如伏尔泰所说:“一个新词,只有当绝对必要、明白易懂并且悦耳时才情有可原”。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以及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一些术语如“辐射、一国两制、构想”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科学术语作为社会化使用时,他们所表示的概念,在人们原来的头脑意识中或许是没有的,因为那时候可能没有表达这些概念的词语,而现在产生了这些词语,而且还必须产生,否则,在表达这些精细、新颖的概念上就会出现空白。
第三,明确性原则。每个词语都应表示一定的意义,承载一定的信息。新词新语应表意明确,让人理解,避免引起歧异和混乱。例如,“黑洞”本来指深而暗的洞,天文学上用来指演变到最后阶段的恒星,由于人们看不到而只能通过引力作用来确定它的存在。现在用来喻指罪恶或罪恶的根源,使之表意明确生动。“炒鱿鱼”本来是一道菜肴,鱿鱼一炒就卷起来,依据这一特点,用它表示卷铺盖,比喻解雇或辞职,含义明确,形象鲜活,很快就活跃在语言交际中了。但如表意不明确,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将“腐败”一词表达为“FB”则让人难以理解。
第四,效率性原则。对于语言来说,最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样,反映在语言上也就产生了大量的缩略语。比如我国的“四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还有如“家电(家用电器)”、“超市(超级市场)”这些词反映了当代生活的紧迫节奏,具有效率性。因此,尽管己经有了表达某一事物或概念的词,新造词似乎是多余的,但是只要新造词在形象上胜过了原有词,这个新词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有些缩略词也会影响关键内容的理解,如在南京把天津的南开大学简称“南大”,把技术学院简称“技(妓)院”等,将上海吊车厂简作“上吊’ 这样的简略势必造成语言交际的失误,应当少用或不用。
第五,文明和谐原则。人们爱用新词新语,很多时候只是出于求新好奇,追求时髦,但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应尽量保持求新与求雅二者结合,保持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尤其在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中,如“泡妞”、“呕像”、“包养”、“性趣盎然”之类字眼儿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这些新兴词语固然反映了人们张扬个性、冲破传统的主体意识,但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够严肃、随心所欲的印象。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应该在追求新颖的同时做到弃粗俗,求文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流行的新词新语及其规范化(2)在线全文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流行的新词新语及其规范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