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成功掌握一种外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2]对英美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还是将来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有利前提,亦是社会所需人才的特质。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4]若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英语,激发其兴趣便是最佳方法。
首先,注重英语教材的选择。教材难度是否适中、内容是否新颖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近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附有时代气息与实用性的教材应运而生。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中就有三篇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课文:软件开发大王比尔·盖茨、世界气候变暖与克隆技术。教材内容紧随时代潮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因此,慎重选择英语教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充分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图像逼真、文字生动、声音动听的特点,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将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势展示给学生。”[3]而网络蕴藏着大量、即时的信息资源,无疑是教师与学生获取学习材料与最新资讯的捷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英文网站、英文论坛、网络视听或网络聊天等学习资源,既作为课堂英语教学的延伸,也是直面地道英语的最佳渠道。此外,高校可以建立英语网络平台,共享教师的讲义、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辅助资料等。
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结语
为使高校培养出具备英语综合素质,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进行直接交流的人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摒弃以往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通过转变课堂模式、精心选材,及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肩负起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重任。
诚然,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在探索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教师们的共同智慧与努力,使高校学公共英语教育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3、159、168
[3]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391
[4]王波.浅谈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38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谈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