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假设——验证”反复不断是人类语言习得的重要过程。假设本身就包含许多错误,而验证是对正确的肯定和对错误的否定,从而使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不断转化,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这一切都寓于人的自觉努力实践之中。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既然学习外语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把自己已完成的语言习得强加于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析所犯错误是属于形成系统前的语言错误,系统的语言错误,是形成的系统后的语言错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尽量多引导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
如:a.*He did not asks me.
b.*I don’t know where is he.
这两个句子中的错误是属于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也可以说是学习的内在化过程 对目标语消化不良。对于这类错识,学生既能解释又能纠正,只是没有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而已。因此,数师在学生犯这类错误时,只要稍加提示便可,无需多加解释。若发现这类错误多时,则应该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练习,直到他们在使用语言中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3.在教学中坚持听、说、读、写,视听并举。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器官实现的,而语言器官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功能。人的幼年时期是通过耳听,眼看和嘴说,并在大脑的指导下实现语言能力的。人一旦成熟,这些功能还要通过手写来实现。不管成年期抑制性能有多么的强烈,但潜能化的生物本性在外界刺激下通过语言器官又能不同程度地调动语言习得的本性。外界刺激越强,调动力度越大。语言习得则表现得越活跃。因此听、说、读、写并进,视听同用是学习外语最强大的外界刺激因素。
五、结束语
人类的语言丰富多彩,它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人类语言器官是语言的基础,没有语言器官则没有语言。因此每个人都有语言的天赋和才能,而这种天赋和才能在人出生初是经过长时间与外界语言环境大量接触不自觉地习得母语及其规则的。可见这种语言习得是客观存在的。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器官的成熟,语言习得便趋向潜移化。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和运用语言习得的这些规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内在化过程,努力创造适应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培养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各种刺激手段(即教学法)去激发释放学生头脑内的巨大潜能,使他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获得语言习得的效应,从而学好外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l.R.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Gingra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Wash:CAL,1978
3.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陈海庆:“语教学中的主体动力因素及其培养”《山东外语教学》,1994年3-4期
《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第2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语言习得规律与语言教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