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德语 委婉语 特点 功能
[论文摘要]委婉语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委婉语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有使用,它是用一种委婉有礼的、令人愉快的说法代替粗鲁无礼令人不愉快的说法。本文就委婉语的特点、使用原则、主要语用功能及其构成方式展开分析与探讨,以便对德语日常交际和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
委婉语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热点之一。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出希腊语前缀eu一(好)和词根phemise(言语),合在一起的意义就是吉祥的语言或者好的说法。作为普遍存在的人类语言现象,从横向来说,目前各国语言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委婉语;从纵向来说,大概从人类开始知道美丑善恶的时候,委婉语就开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发挥作用。
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洗涤,它的产生和变化不但体现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还蕴涵了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有语言学家曾说过,不了解某种语言的委婉语,就不能完全掌握这门语言、理解其文化,因而会给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因此,对一种语言委婉语的掌握和研究是很必要的。委婉语是德语日常运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德语委婉语同其他语言的委婉语一样也值得现代语言学充分予以关注。
一、德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用语原则
1.德语委婉语的特点
(1)表达方式比较婉曲。由于德语委婉语的产生,是基于一种用不明说的、含蓄的、模糊的、暗示的、隐喻的和婉曲的语言表达的需要。如:德语中不愿直接使用“死”(sterben)这个字眼,在德国,人们也是忌讳说“Tod”(死)的,而借助于一系列“委婉语”,如:“entsehlafen(沉睡、长眠)、“heimgehen”(回家)、“vonunsgehen”、“unsverlassen”(离开我们)、“indasewigeLebeneingehen”(得到永生)等等这些委婉词语来代替。
(2)社会性极强。德语委婉语作为以特殊的社会规约方式形成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往往反映一个语言集团对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社会禁忌以及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直接表现为该语言集团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行为规范。德语委婉语经常被用作社会禁忌语的代用形式,每一语言集团对于那些犯忌触讳的事物的语言称谓都有严格的规约。
(3)讲求语用及感情色彩。委婉语是出自一种虔诚、尊敬和敬畏的心理状态,其语用目的在于美化、装饰或遮掩,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以文雅代替粗俗,以含蓄代替直露,以更动听些的、令人愉快些的、婉转些的语辞代替使人难堪或令人不悦的说法。例如不直说“怀孕”,而婉称“有喜”(guteHoffnungsein)。
正是因为德语委婉语的上述显明的特点,才使它成为各语言集团用以曲折表达社会禁忌语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更由于它特殊的语用效果,“委婉语”还被看作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尽管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却不能用得过多、过滥。要考虑交际的场合和对象。如果运用得当可协调各方面关系,如果用得过滥则会掩盖事情本质,甚至令人一头雾水而不知所云。因此,一定要运用的恰到好处。
2.德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如在法律文书中,需要将犯罪过程如实记录,若此时使用委婉语,就难以使法官根据婉转的描述给犯人判罪,是不正常的。在科技和法律领域,委婉语的使用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科技文章和法律文件都要求用词准确,尽量避免含糊不清的情况;在表达方面力求清楚易懂,极力排除主观成分,不带感情色彩,这些都是与德语委婉语的间接、动听等特点相反的。
(2)应考虑我们的立场、观点。如今在政治生活中,宣传者倾向于使用掩饰真相的委婉语,有的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如“unterentwickelt”,已被“sichentwickeln”替代。但在某些敏感的原则性问题上的委婉是不可接受的。不能只追求表达的委婉、含蓄,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观点,坚定的立场。当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的重大问题时,委婉语并不是最佳选择。尤其是某些委婉语由于使用时过于频繁或时过境迁已成为陈词滥调,如果继续使用它就会适得其反。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积极健康的委婉语,以丰富民族语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德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功能及其构成方式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