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受“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各种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妇女对于政治参与有着本能的恐惧,她们对于政治权利的渴望与幻想,不仅得不到整体社会舆论氛围的理解和认同,反而有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性别义务所带来的干扰。这使得女性在思想上对于政治参与有一定的抵触和排斥心理,她们认为参与政治的能力属于男人,即便是自己有能力,也不会去参加。另外,农村妇女生育劳动的社会价值一直被忽视,对于妇女在人口再生产中的基本贡献与精神文化价值,我们的媒体舆论并没有给予赞扬与必要的肯定。相反,认为这是妇女与生俱来被赋予的义务,从而提升了妇女在生育方面的被期望值,同时也造成了妇女在生育方面受到的不公正事件增多,从而压抑其政治参与的愿望。
三、对新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的对策
1、以女权主义为引导,对妇女进行思想转化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其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注重性别政治,权力关系。在西方,女权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十分成熟,推动了全球妇女解放的进程,也为妇女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权利保障。例如,女权主义在西方政治方面,将公民权利进行了大范围扩展,为西方妇女赢得了投票权,主动提出离婚的权利,单独抚养子女的权利等等。自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女权主义也通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入了实践阶段,并在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揭开了妇女解放的新篇章。这说明女权主义在我国有十分良好的基础。如果女权主义能在中国农村有大范围的宣传与普及,并且在宣传中将其向政治参与的方向引导,必定会激发妇女参与政治,体现自身政治价值的信心,也必定会成为新农村妇女投身政治问题的理论、信心与动力来源。
2、针对二元经济的特点对新农村妇女进行政治普及
由于农村妇女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政治知识匮乏、政治敏感度低的情况,而且有很多农村正妇女处于留守状态,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特点进行调整。在农村处于农忙之际,政府可以帮助留守家庭劳作,缓解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在农村处于非农忙之际,可以开展农村妇女的政治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并且在培训中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生硬的说教变成一项妇女真正喜欢、感兴趣并能从中获益的活动,对学习政治知识表现优异,并勇于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政治观点的妇女进行奖励,从而使之成为一种风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梁飞琴,《村民自治中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05
②刘伯红,《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系列之一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J].《中国妇运》,2005(7)
③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J]《. 浙江学刊》,1998(2)
(作者单位:张宇轩,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艺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编:姚少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二元经济体制下新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探索与对策——以陕西省神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