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愈发离不开网络,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1.开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阵地
(1)搞好理论网站建设。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理论网站是网上理论阵地最重要的形式。为了更好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加强理论网站的建设,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阵地。为了牢牢地掌握网络理论阵地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要建立和发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理论网站,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理论网站影响大学生目的。
(2)改进理论的宣传方式。在网络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网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大学生的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立体和生动起来。比如,近期共青团中央就发起了一个以“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话题,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活动之中潜移默化的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2.重视网络舆论引导
(1)重视网络舆论。当前,网络信息泛滥,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西方的价值观源源不断的传到中国。比如近年来的“韩流”、“日流”等现象的出现,面对这些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生活阅历浅、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就容易迷失方向,不知所谓。这个时候,主流媒体网站就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网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爱国民族精神,保护大学生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霸权主义。
(2)拓展网络文化。利用网络舆论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上家园,引领舆论的导向。一方面,网络媒体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道、系列解读、在线互动等形式,向大学生全面深刻的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牢牢把握互联网的舆论导向。
3.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1)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把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可以使他们能在浩瀚的媒介信息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克服不良信息的引诱;对整个社会来说,有利于为当代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2)提高信息选择的能力。一方面,传授大学生关于传播媒介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播媒介不是简单的反映社会现实,其在信息呈现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评估能力和媒介学习的能力。如何在广阔的网络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及如何在网上沟通与交流,如何查询和浏览信息,如何发布信息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应该需要学习的,只有通过这些学习吗,才能增强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的本领。
总之,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网络的视域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多种路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人民网,2014-7-23.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723/c209043-25327218.html.
[2]张开.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M].北京:五洲出版社,2003:374.
[3]赵红娟.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1.
[4]马丽丽.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D].新疆师范大学,2013.
[5]隋璐璐,王洛忠.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