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两者有机结合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法治理念融入到整个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中,需要我们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避免单纯说教和灌输。
第一,理念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单纯的条文讲解。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只有把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教给学生,而不是拘泥于法条的讲解和阐释,才能帮助大学生理解规则,理解作为一个公民和社会一分子所应有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
第二,目前高校的法律课程太过偏重于课堂理论灌输,而实践教学却严重缺乏。抽象的“懂法守法”的灌输远没有身边的例子来得真切,要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需要打破理论与现实的藩篱,多开辟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通过法制实践和参与,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并最终认同、接受规则从而内化为遵纪守法的行为。
第三,最重要的是树立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要走向法治化,要建成法治社会,离不开对广大青年学子法律情感的培养,需要激发起他们对法律高度认同的热情和信仰,这是建设中国法治大厦的重要基础支撑。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政法学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