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中的普通公民来看,他们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因此,他们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物质的丰厚,更应该是法制体制不断健全、公民素质更加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的状态,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国民素质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够使公民明确自己的道德追求: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这一切都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增强社会公民的道德修养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如果人人都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导向,并身体力行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就会形成一股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政治高度民主、文化不断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趋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中国。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法律法规是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一个政党如果只靠德育来治理国家,那恐怕会“天下大乱”,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朝代的帝王只靠自己的贤德就能把天下治理好,也没有一个朝代会完全放弃残酷刑罚”这一快速有效的治理手段,他们往往想通过杀一儆百”的方法给予民众不要违法,要做良民的讯息。虽然有些做法会显得过于严苛、残酷,但也对教化民众、改善社会风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治理国家如此,现代人治理国家又未尝不可“效仿”昵?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踏踏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学做人,几乎没有一位家长或一位老师会让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去做违法的事情,但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或看到一些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事情。道德的教育固然重要,但仅有道德的教育和感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法律手段的辅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对人民的德育”,仅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人民,势必会遭到一部分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人的排斥和反对,不但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做出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完全相违背的事情,这时候,就要用法律法规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实践当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合法权益,鼓励和动员人们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从而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道德滋养法治,以法治保证道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国的良性互动机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