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阐述的是古人通过遵循天道来求得社会公正的美好愿望。“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7],提出了保证社会公正状态的方式。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8],这是对社会主义公平的最好阐释。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中国系统的成文法典来看,远在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就制定了《法经》,是后世历代法典的蓝本。较近的明清时期,也有《大明律》《大清律》等,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现在,党将法治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法律的正义价值,培育社会的守法品格和精神,并将其转化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力量。 
  (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一个持久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的爱国思想源自农耕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怀。屈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担忧、晏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表白,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抱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始终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现在,爱国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壮举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爱国新要求的集中概括。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中国的古圣先贤在论及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时也无不强调敬业的重要性。孔子主张人的一生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荀子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9]。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传统的敬业思想,并赋予了“敬业”时代的内涵。 
  诚信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曾忘却的道德品质。儒家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主张“言必信,行必果”[3]。道家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10]。而在我国的语言体系中也有大量诸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样称赞诚信美德的成语。当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诚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人道德修养层面,更是现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公共领域的行事准则。 
  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孔子“贵仁”,把“仁”规定为“爱人”,主张行“仁”德于天下。从本质上说,爱人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行为,而行“仁”德于天下实际就是将友善作为社会的伦理规范来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观是对以往人类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根基。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积极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3]论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礼记[M].杨天宇,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765. 
  [5]尚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44. 
  [6]庄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79. 
  [7]韩非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0:24. 
  [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5-07-25].http://www.xj.xinhua- 
  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9]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36. 
  [10]老子[M].合肥:黄山书社,2011:1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2)在线全文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4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