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是“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战略。近年来,农村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的“空心村”增加,“三留守”问题突出(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有能力的农民都在“逃离”,只剩下老弱妇孺,而政府组织和力量在这一地区也在持续弱化,这种趋势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留守儿童极容易受到侵害,也因为缺乏关爱而在学习、情感、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而留守老人无依无靠,生病无人照料,甚至去世都不为人知。作为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三留守”现象不是暂时的,它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成为“人的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应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要让“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
4.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人的新农村”的意义所在。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城市和乡村应该各具特色,新农村应该是升级版的农村,而不是缩小版的城市,以往照搬城市模式发展,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等简单粗放的办法,必须坚决摒弃[1]。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加强对古老村落、民俗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注重村庄人文景观的保护和修复,留住美丽村落的历史与现在,是构建“人的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此外,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新农村”另一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村容村貌不容乐观。城市与农村的人居环境差距越来越明显,影响了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急需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垃圾处理、排污系统,对村庄的垃圾分类管理、河道污染治理、养殖污染清理等进行制度化规范[6]。只有传承乡村文明,让生态田园风光印在心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人的新农村”。
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总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人,落脚点也是人,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把“人”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把满足农民需要、促进农民发展作为出发点,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千秋伟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乔金亮.“人的新农村”旨在提升农民幸福指数[N].经济日报,2015-01-04.
[2]腾朝阳.新农村的本质是“人的新农村”[EB/OL].(2014-12-
25)[2015-10-01].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
4-12/25/c_1113764786.htm.
[3]程国强.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EB/OL].(2014-12-24)[2015-10-01].http://www.cssn.cn/zt/zt_zh/xwzt/ncgzhy/zjgd/
201412/t20141224_1455033.shtml.
[4]徐辉.中国梦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4:94-95.
[5]关兴.“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理念[J].甘肃农业,2006(12).
[6]郑风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J].国事论,2015(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人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