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打造网络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体系改革
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改革。近几年来,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经典著作的解读逐渐弱化,在造成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就过时的同时,也给各种错误思潮以可乘之机。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著作中,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对这些著作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其中深刻的内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高校教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坚力量,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者,因此,新媒体时代,促使教育者积极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以及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工作等,对于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多有益处。
3.健全培育有效载体,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马克思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 同时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受市场经济功利化影响,某些人追逐名利,极易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这样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为改变当前状况,提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扭转不良风气。高校亦可以校园精品文化为载体,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不良风气经新媒体传播而得以无限放大,就会危害社会,高校要利用媒体传播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作用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校园文化是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承载校园精神,针对学生群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精品文化,并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理想,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以此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的出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诸多影响,需要高校审时度势,利用好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郑万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具有里程碑意义[DB/OL]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outlook/q/2013/0201/1421856.html.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