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它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它要依靠人们内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行为。它是法律硬性强制力的重要补充,也是当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手段。自媒体病毒式的蔓延,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而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指引作用。在自媒体背景下,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着力于让大学生在自媒体背景下,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015-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基本上寄宿于学校,脱离家庭的约束。高考后的放松,使他们进入大学的学习主要靠自觉和领悟能力,加之对社会的好奇,就给一部分学生思想的动摇和松懈提供了可乘之机。自媒体迅速发展,网络随处可见,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多,经常手机不离手,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各种载体上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自媒体传播者平民化、私人化、普泛化的特点,使传播内容不规范。但自媒体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走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种种困境,指引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格局下,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建设之根本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概念,凝练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仅仅用12个词对其进行了精确概括,也是对公民价值观念的要求,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这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全面而不失简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大学校园是个小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媒体的发展,使得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容易受外来不和谐因素的干扰,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反作用力。消除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人之根本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究“德”。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做正人君子要怀德。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告诉我们,人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有所行动,就会引来抱怨。孔子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君子先慎乎德”(《礼记·大学》)。传统文化中“德”的范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不谋而合,更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理念精髓的升华。德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在高校中,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激励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蕴,发挥道德的内化作用,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
(一)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失
事实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明显,部分大学生缺乏辨别主流价值倾向的能力。当然,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他们是父母宠溺的小皇帝、小公主。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是叛逆、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互联网潮人等等。家庭在引导核心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价值观都是在父母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中国的家庭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不仅仅要开设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把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它是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教育工程。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法治尚不健全,这就让那些蓄意散布谣言的人钻了法律漏洞。自媒体的草根性和交互性,使人们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在缩短,信息传播快,使我们面对大量的信息时无所适从。大学生接受和适应能力很强、思想多元化,但具有盲从性,这就使得西化思想迅速渗透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造成了冲击。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不足
学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教师树立起权威的角色。枯燥的课堂说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经过辩论和讨论,变得更加清楚、明了,是经得起验证和推敲的。在实践中学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信服力,这也是吸引大学生的原因所在。
三、自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培育核心价值观,不仅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自媒体的跨越发展,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契机,带来新的机遇。因此,倡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努力让当代大学生成为有担当、不辱使命的青年一代,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一)高校搭建自媒体服务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