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结
科学有效地监测评价模型是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关键,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对电焊条生产行业生产工序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五项指标来研究建立该行业职业危害监测评价模型。对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表明,该行业职业危害主要来源于粉尘和噪声,这说明粉尘和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大的。同时,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粉尘与噪声的相关性较大,达到了0?01水平,因此建立模型时不能同时引入这两项指标,否则将影响模型的准确性,最终本文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两个以粉尘为主要指标的数模,可对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近年来,我国针对电焊条生产行业的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9-12],结果也表明了粉尘是该行业致病的关键因素,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2013年,国家出台了强制性标准GB 30188-2013 《电焊条生产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3],该标准对电焊条生产行业防尘防毒工作做出了全面的要求:
(1)对厂区、厂址、厂房的布局,功能分区及卫生防护距离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提出了生产设备应提高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优化工艺技术,避免产生粉尘的要求;
(3)对尘源密闭、通风除尘系统的操作及检维修提出了相关要求;
(4)对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和监护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企业通过执行该项国家强制性标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作业工人,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频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连胜,栾敬岳,孙晓红,等.我国焊接材料发展状况浅析(上)[J].市场透视,2010(1):10-16.
[2]李春范.2006年我国焊接材料生产概况[J].电器工业,2007(7):32-35.
[3]吴传安,谭庆平,刘开钳,等.职业卫生1-2-0分类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06-1109.
[4]宋大成.风险评价方法——MES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认证体系,2002(5):34-35.
[5]龚伟,杜阳光,张绮.MES评价方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9):1612-1613.
[6]蔡康旭,易灿南,廖可兵,等.电镀锌生产线PHA-MES危险性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8):100-105.
[7]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8]骆方,刘红云,黄崑.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缪俊勋,曹建华.电焊条生产的劳动卫生学调查[J].厂矿医药卫生,1997,13(4):253-254.
[10]沈国安,曾秀诗.电焊条生产性粉尘和电焊烟尘职业性肺损害研究现状[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6,11(4):242-244.
[11]刘扬烈,曾秀诗,沈国安,等.焊药粉尘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6,11(2):82-84.
[12]金龙浩.低尘低毒焊条工艺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13]GB 30188-2013,电焊条生产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程[S].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监测评价模型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