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产权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对设备设施等硬件管理不善、维护维修不到位、物业管理人员违章、安全投入不足和无事故预案、相关安全管理缺陷,使人防工程产生安全隐患,使“谁所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原则不能有效落实。
(2)经营人员、运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水平有限,不能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
(3)被服务人员违反安全警告、缺少安全常识、自救能力不足等。
(4)包括产权单位、使用单位、物业公司在内的各人防工程管理单位缺少统一沟通和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
(5)一些使用单位擅自改变人防工程使用用途、破坏人防工程设备设施、降低工程的防护功能。
(6)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包括应急准备不足、应急演练工作缺乏。
(7)其他原因,如人为破坏、意外风险。
2?2特定危险性分析
在人防工程使用过程发生的事故中,火灾、涌水事故、空气品质和通风事故、危险气体和液体泄漏事故、人员踩踏挤压伤害事故等均具有极强的过程性,有现场应急处理的时间,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危害后果,成为未遂事件,因此应将其作为事故应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2?2?1火灾
(1)一般人防工程火灾。人防工程管理要求禁止易燃易爆品进入地下空间,使火灾事故在人防工程发生的概率低于地面民用建筑,但由于人防工程的空间相对封闭,易燃气体不易分散,阴火产生的热量不易扩散,人防工程内违规用火或疏于管理就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后果相对于地上建筑也更严重。现实中人防工程火灾并不鲜见,如1988年9月15日发生的南昌市福山地下贸易中心大火,淄博博山地下商场餐厅部厨房也曾因排油烟管道油污过多引起火灾。一般来说,人防工程火灾危险呈现出火场温度高、有毒气体多,内部格局复杂、疏散难度大,储存物品多、火灾荷载大,内部纵深长,灭火战斗困难的特点。可能的点火源包括电气火花、炊具明火、焊接火花、吸烟明火等;可燃物质包括纺织品、装修材料、仓储物品、厨用天然气、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料、临时焊接气瓶等[4]。
(2)地铁火灾。地铁建筑结构特殊,其站台、站厅和通行路线处于地面以下,运营线路长,客流量大,是人流高度集中的场所,具有空间小、人员密度和流量大,用电设施、设备繁多,动态火灾隐患多的特点,而且地铁火灾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发生火灾时空气氧含量急剧下降,并产生有毒烟气,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扑救困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表1所示是近几十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几起较大的地铁火灾事故[5]。
2?2?2空气品质和通风事故
人防工程空气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CO2和CO浓度、细菌总数、甲醛等,若通风设备发生故障、通风能力不足,机械通风系统或空气调节装置积尘、积垢和有霉变物,都会增加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使空气品质降低而引发空气品质和通风事故[6]。
在人防工程安全风险中,空气品质和通风事故相对于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过程相对较长,产生破坏的效果不像其他事故那样直接和猛烈,因此常常被忽略。
2?2?3危险气体和液体泄漏事故
人防工程内严禁存放和使用汽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质,而且使用天然气的餐饮部、备用柴油发电机间等都处在独立的防火分区内并设有独立的进排风系统,所以人防工程发生危险气体和液体泄漏事故的概率较小,但鉴于事故后果严重,仍然要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人为破坏应从安全保卫角度进行管理。
2?2?4涌水事故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事件的出现,强降雨天气时有发生,地面洪涝灾害也能够导致人防工程地下发生涌水事故。在短时间内地下空间大量进水,使人防工程地面高程较低区域发生被淹、现场人员溺亡事故,同时供电系统被淹停止工作,使地下空间空气中含氧量不足,供配电设施漏电导致现场人员窒息和触电死亡。如2009年,江南某地发生强对流天气,强降雨导致积水漫过集水沟倒灌入一个平时作为公共停车库的人防工程,造成数量高档轿车被洪水浸泡,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人民币;2007年,济南英雄山人防商城内积水1m多深,济南银座地下商城发生水灾,死亡100多人。
2?2?5人员踩踏挤压伤害事故
人员踩踏挤压伤害事故多发生在应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扶梯等区域。由于应急通道狭窄或人流高度集中、安全出口不正常关闭,扶梯设备超负荷、维护不当、意外倒塌掉落等原因发生人员踩踏挤压伤害事故。
2?2?6意外停电事故
当出现停电事件时,应急电源不能迅速启动,通风系统停止工作,使地下空间照度不足、空气品质下降,导致现场顾客恐慌逃生,可能引发人员踩踏挤压伤害事故。当意外停电事故和火灾事故同时发生时,还会造成消防设备无法启动、火灾迅速蔓延的后果。
2?3安全风险评估
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应该对人防工程公共安全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如火灾、涌水事故、危险气体泄漏、意外停电等)能引起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针对内部风险应明确人防工程危险设备和关键保障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风险管理;针对具体的外来风险明确防范措施;对事故疏散逃生过程中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3人防工程应急管理模式
3?1应急管理组织和职能设置要求
建设有城市公用人防工程的地方政府要增加人防工程综合安全管理职能,覆盖安监、消防、环境、公共安全管理,接受对口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业务指导,管理对象为人防工程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管理单位和经营户个人等。
各人防工程直接管理单位要设置综合安全员和应急组织机构。
3?2应急管理模式结构及实施要求
应急管理模式结构主要由应急策划、应急实施、应急实施监控和应急改进四大管理要素构成,其实施要求见表2。
3?3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包括针对事故的应急现场处置的演练和人员逃生的演练。具体说来,主要指应急设备设施/器材使用演练、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至安全区域的指挥演练和伤员救护演练,演练主体为人防工程的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
3?3?1应急设备设施/器材演练
针对应急设备设施/器材的演练主要包括:火灾事故时对灭火器、消火栓、消防卷帘门、消防报警、消防自动控制设备、自动排水排污设施的使用演练;应急电源、应急广播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演练。演练主体主要为该设备设施器材的专职操作人员或应知应会人员。只有熟练地操作设备,才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果断处置,正确操作;只有平时多开机,才能掌握设备的特性,才能熟练地处理易发故障,才能真正提高设备的应急保障能力[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城市公用人防工程应急管理模式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