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软科学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在软科学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些机构不仅积极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而且还大力培养软科学研究人才,“既出成果也出人才”。高等院校的软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软科学研究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不仅许多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开设了各类软科学课程,而且绝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及其相关专业院系中都开设了软科学及其相关的课程。今后,应继续下大力量组织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展软科学的普及工作和培训工作。
进一步完善软科学研究信息系统,提高软科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国家以及地方和部门软科学研究机构,实行互联互通,建立软科学研究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提高软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数据库、网站、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建设,加强图书、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管理,加强档案、统计等基础性工作。要有计划地部署重大战略研究方向上的信息跟踪和研究工作,长期坚持,形成持续的知识积累能力。
(七)进一步加强软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支持双边和多边软科学国际合作,包括合作研究项目和重要研讨会等,拓展我国软科学研究国际网络。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泛动员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各种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大学等开展软科学研究。
二、我国软科学工作面临着大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软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同时,党的十六大还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动员令,“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报告对决策者的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并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并且进一步把执政能力阐发为五大能力建设: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所有这些内容和要求无一不是贯穿了对科学民主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要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决策者执政能力和党的综合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关于我国软科学“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探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