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投入
近年来,随着对软科学的重视程度增加,各部门和各地方都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但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软科学的需求来讲,软科学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例如,作为支持软科学事业发展的国家专项科技计划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不仅要尽力满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战略决策的需求,同时,作为国家科技计划,还具有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组织综合性研究的责任,具有支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义务。但是,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投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尽管2003年经费从过去的500万增加到了1000万,但是投入严重不足的困境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使得软科学研究缺乏持续积累,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很难支持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软科学研究项目,更难对软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必要投入。这不仅极大地阻碍了软科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将影响国家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据了解,发达国家对软科学的投入通常为其研究及开发经费的5%-10%,而我国目前还不到1%。因此,必须广开渠道,增加软科学研究的投入。国家要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有些研究课题可请有关的部门及地方政府进行联合资助。有些研究课题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争取部分支持。此外,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动软科学走向市场,通过咨询服务争取全社会的支持[5]。
(五)加强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的组织管理
国家和地方、部门的软科学研究应该按照贴近决策、贴近科技发展战略、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原则,调整组织管理思路,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公正、透明、规范的评审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
一是提升软科学研究的层次,完善选题机制。软科学研究坚持重点服务科技重大战略决策,着力研究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注重从科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等更广阔的视野选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研究。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综合集成的方式,遴选一批重大课题发布,通过计划评审择优选出研究积累和研究能力较强的承担单位。同时,还将通过制定和发布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评审指南,组织软科学评审专家培训等方式,建立软科学研究选题库等多种方式,强化提高软科学研究的选题水平。
二是建立和完善公正、透明、规范的评审制度。继续加强制度化建设,在国家和地方、部门的软科学计划管理中,建立和完善计划管理的公开、公正、透明、规范机制,实现从计划受理、评审、立项、中期检查到验收等全过程管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关于我国软科学“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探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