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现代》第2卷第1期上,发表《上海的狐步舞》,这一期还配有穆时英的照片,据讲这张身着笔挺的西装,烫头发的照片刊登后,引无数的女学生朝思暮想一睹他的尊容,因为知道他顶爱上舞场,于是也就有了上舞场的嗜好。
1933年,21岁。
2月1日,在《现代》第2卷第4期上,发表《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4月1日,在《现代》第2卷第6期上,发表《街景》。
5月1日,在《现代》第3卷第1期上,发表《本埠新闻栏编辑室里一札废稿上的故事》。
1934年,22岁。
1月1日,在《现代》第4卷第3期上,发表《父亲》。
2月1日,在《现代》第4卷第4期上,发表《PIERROT——寄呈望舒》(上)。
3月1日,在《现代》第4卷第5期上,发表《PIERROT——寄呈望舒》(下)。
5月1日,在《现代》第5卷第1期上,发表《烟》。
11月1日,在《现代》第6卷第1期上,发表《玲子》。
在这三年之中,穆时英的《南北极》增订本、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公墓》、第三个短篇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都由现代书局出版。
这十一篇小说中,《偷面包的面包师》和《断了条胳膊的人》是穆时英前期普罗文学风格的延续与过渡;《父亲》和《烟》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质;而《公墓》《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PIERROT——寄呈望舒》等则是穆时英作品现代性的集中展示。
三、穆时英在《现代》杂志上的小说特质
(一)从《偷面包的面包师》和《断了条胳膊的人》看穆时英前期作品风格 《偷面包的面包师》讲述了一个贫困的面包师,为了能让母亲、妻子和孩子吃上他们梦寐以求的蛋糕、不得不铤而走险,去偷店里的面包,被发现并被“停了生意”的故事。文本末尾,孩子弄不懂的是,“真的,为什么我自家烘的洋饽饽我就不能吃?”《断了条胳膊的人》中,“他”在工厂做工,不幸被机器压断一条胳膊,厂里给的微薄赔付尚不足以支付药费。妻子翠娟受不了穷,离他而去,儿子病死。他遂起了要杀掉厂长的念头。但是,最后时刻,他却想,“扎死了一个有用吗,还有人会来代他的”于是,“预备回去洗脸把屋子打扫一下,他不想死了”,还露出了大难之后的“第一个笑”,虽然,小说并未指明他究竟找到何种出路。
这两篇小说,还可以嗅到“普罗文学”的气味,与他之前的小说集《南北集》一脉相承。从主题来看,它们都表现了贫与富之间的对立与仇恨。《南北极》中,刘老爷一家醉生梦死,荒淫无度,而“小娼妇”难以忍受身体折磨而自尽,张老婆被车撞死,张老头病倒在床上。这几篇小说的男主人公都剽悍、粗野,对现存社会都怀着一种仇恨心理,小说洋溢着反叛精神,《黑旋风》里的青年工人黑旋风,对拐走小玉儿的学生极端的蔑视;《南北极》中的小狮子不当有钱人的玩物,不去理会姨太太的挑逗,敢去打小姐的耳光;《生活在海上的人们》中那些渔民动辄便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仇视社会,而且仇视女性。《断了胳膊的人》中,翠娟不仅冷漠的舍弃了丈夫,而且置孩子的生死于不顾。《黑旋风》中的小玉儿,舍弃了汪大哥而就学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动不动就骂女人为“小狐媚子”“娼妇根”“阎婆惜”,他们认为女人都是随着钱而变,因此,对女人态度都极为恶劣。他们对社会极度仇恨,一有机会就疯狂报复。
但是,到了《偷面包的面包师》和《断了条胳膊的人》中,虽然贫富对立的主题还存在于文本之中,但这种对女性和对现存社会的仇恨气息却明显减少,且这两篇小说的影响也比不上前几篇。这一时期,读者们所迷恋的是穆时英反映声色犬马的现代大上海的作品《公墓》《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穆时英的此种创作上的“南北集”转变,引起了左翼批评家的不满。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穆时英的转变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浅议《现代》杂志中的穆时英小说创作(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