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时代继续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学习与借鉴MOOC项目运行机制,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国外MOOC实行“免费使用到增值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该模式被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科技公司广泛使用,对用户提供免费产品,一旦用户使用,便对高级服务额外收费。MOOC项目的收费模式主要有名师单独辅导、课程资质认证、线下考试付费、职业技能培训、个人发展服务、分享课程版权等。在MOOC产业链的顶端,地方政府、行业学会、社会名人为MOOC发展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产业链的尾端,有认可MOOC学习质量并为学习者提供工作的企业;产业链的中端则是课程开发者、平台管理者以及学习者组成,以此形成完整的教育产业链。以Edx项目为例,完成课程将免费得到任课教授签名的学习证明。如学习者支付一定费用参加电子等级考试,将得到相应的成绩证书。MOOC项目为其高分学员提供多渠道就业机会。如Coursera与AppDirect、Trialpay、Twitter等电子公司签署就业合作协议,优秀学习者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就能得到MOOC就业指导服务,但用人单位为获取优秀学员信息则需支付费用。这种学习资源免费而增值服务兑现的商业模式,成功将教育成本转接给未来雇主,值得我国继续教育学习与借鉴。 二、基于MOOC项目的继续教育模式开发路径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宏观政策决定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规模;成人高校贯彻上级部门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该过程是学习内容自上而下的灌输过程,学习者只是简单的课程接受者。而基于MOOC项目的继续教育则是自下而上、多元主体共同架构的教学过程。笔者将从师资培训、学分银行、非学历培训、SPOC四个方面,架构MOOC在继续教育的开发路径。
1.促进继续教育教师角色转化
MOOC带给终身教育实践者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往继续教育学院在高校属于边缘部门,继续教育教师不受重视。MOOC能打破现有生态状态,优秀师资可集中精力于优质学习资源的建设与更新,其余教师则真正成为学习者的引导者、陪伴者、答疑者,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定义自身的价值。面对MOOC冲击,继续教育教师该如何提高呢?一是个人素养的提高。专业知识优秀的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教师普遍生长在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年代,而大部分学习者一出生就享受着互联网与手机带来的便利,教师作为数字移民而对数字原住民时,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了解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将本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努力成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智者”。普通教师利用MOOC优质资源进行教学反思,MOOC给了他们近距离观察其他教师教学过程的机会,他们既可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视频制作,又能分析在线学员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反思如何变革自身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将MOOC优质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学习、分析、反思、实践中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二是做好制度保障。首先,MOOC课程的建设,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平台的管理会占用教师大量时间精力,应将这些任务量按强度、权度加权计入年终工作量考核。其次,构建MOOC课程运用评估机制,与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明确奖惩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再次,MOOC将一门课程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再由见解独到的优秀教师分别建设“微视频”,有利于彰显不同文化视野、不同教育理念教师的独特之处,提升整体课程建设水平。因此要改变对教师个人评奖的传统制度,转换为对课程组的评优评奖。
2.建立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学习认证体系
国内高校已实现本校学生与跨校选课的学生的MOOC学习成果认证,但面向社会学习者的成果认证尚未有任何进展,这阻碍了MOOC在继续教育的推广与应用,影响成人学习者参与MOOC的积极性与维持力。国外MOOC项目学习成果认证方式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一定启示:首先,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各省已着手推进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互认,例如江苏出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施细则(试行)》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均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行业培训、社会教育等不同类别学习成果彼此之间的互认与转换”,但文件中均未明确对于MOOC课程成果认证的有关实施细则。其次,MOOC学分的考核、评定以及转换均由第三方机构(如课程审查委员会、全球考试中心等)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课程建设方均无权干涉,我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也需建立一支评价队伍,形成学习资源提供者、成人学习者、学习成果评价者“三权分立”的模式。最后,继续教育要以在社会、家庭担任不同角色的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多样化的学习认证体系。比如为追求学位教育的学习者搭建MOOC通往学历教育的桥梁,为其提供社会认可的学分认证体系;对于追求职业技能提升的学习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由企业大学精心制作的MOOC课程;对于以丰富学习经历、追求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学习者就无需强调学习成果认证,而是为其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3.巩固非学历培训领域开发利用
MOOC项目发端于教育界,如今这股旋风正刮向企业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廖肇弘教授预言,“短期而言,我们可能高估了MOOC颠覆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力;长期而言,我们可能低估了MOOC改变企业培训模式的影响力。”[7]以Yahoo为例,其从“MOOC元年”就与Coursera合作培训内部员工。Yahoo员工自主选择与工作背景相关课程,Yahoo对MOOC证书认可,体现在薪酬待遇、晋升制度的设计上。然而Yahoo的成功模式很难在互联网以外企业推广,因为MOOC平台拥有大量关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适合互联网企业通过MOOC开展内部培训。但是Yahoo的成功模式还是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方面,企业转变文化观念。MOOC的开放共享理念需要企业有更全球化、更互动、更具创新性的想象力,优质课程虽然仍以内部员工为主,但若干课程以MOOC模式对外开放,由此吸引来的学习者可能成为企业潜在人才,或成为企业未来产品的忠实用户。另一方面,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企业可将自身需求,尚未解决的问题、创新理念融合进教学内容中,通过MOOC项目对社会开放,从而在学习者反馈信息中收集到具有创意的IDEA。此外,企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MOOC项目能取得客户初次体验等重要数据,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MOOC时代继续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3)在线全文阅读。
MOOC时代继续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