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哲学观(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会计的质量互变观
质和量的对应统一形成了"度"的哲学概念,没有突破"度"的量变是一种渐变,不会引起质变,若突破了一定"度"的界限,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事物本质规定性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质量互变观在会计的例证有: (1)把能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称作流动资产,而超过一年才能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称作长期资产。量的变化导致质的变化,负债按偿还时间长短的分类也是如此。(2) 会计并不是一门数量完全精确的科学,会计工作的"产成品"也绝不是与客观经济活动毫无差距的,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必须控制在可容忍的程度之内,在"相关性"这个"度"内,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是允许的,脱离了相关性模糊性就是不允许的。(3)币值不变假设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重要支柱,但这一假设只有在物价上涨幅度超过了某一限度,按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其相关性就会变成极大的损害,此时会计模式必须发生质的变化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物价上涨幅度这一量的积聚,最后能导致会计模式发生质的飞跃,也是质量互变规律在会计上的重要体现。
九、会计的普遍联系观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会计信息加工过程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及传输诸环节,都不能孤立进行。例如,收入必须联系费用才能确认,费用必须联系受益对象才能合理分配,会计报告必须联系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才能发挥效用,如此等等。此外,现代会计的预测和决策,更是建立在普遍联系的理论基础之上,预测和决策表现为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探究,而未来是与现在和过去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有深入地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预测和决策才能变成科学的活动,其结论也才能有效地指导未来经济活动的开展。
十、会计的历史唯物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便不难发现: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2) 会计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的会计是根本不存在的。(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基本力量。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企图逃避哲学指导的做法是幼稚和不可想象的。特别是象会计科学已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如果再不寻求哲学的帮助,就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也就难以把会计实践水平提高到一个的新高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把本文视作一篇探讨会计哲学问题的文字,倒不如说笔者在下力倡导在会计研究中使用哲学方法更为合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论会计哲学观(4)在线全文阅读。
论会计哲学观(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