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哲学观(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会计的矛盾观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而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运用唯物辩证的矛盾观点来观察会计理论和实践,需要着重把握三点:第一,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分析事物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考察决定其特殊本质的特殊矛盾。《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这一点,它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主要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作出的规定,这是会计工作矛盾的普遍性。具体准则对具体核算的方法和步骤等作出了规定。阐明了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这是会计工作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统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新财务会计制度在科目的设置上,强调了会计科目的统一、科学和规范,这是矛盾的共性。但是怎样具体核算,也有其特殊性、个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核算方法。第二,要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会计工作中要贯彻两点论中的重点论思想,贯彻重要性原则。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的使用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则可以适当简化会计核算。合并反映。坚持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能够使会计核算在全局的基础上保证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要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会计工作。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用系统观念来研究会计工作,有助于加强会计管理。企业资金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的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全面地反映和监督资金运动状况,必须有"会计预算、会计决策、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等各种会计行为方法,这些方法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没有会计预测就不能进行会计决策,没有会计核算也就谈不上会计控制,而会计控制则寓于会计核算之中。没有预测、决策和核算,也就没有会计分析和检查,而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行为的全过程。
六、会计的利益观
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它说明人们的行动和思想与利益相联系,受利益的支配,利益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基本动因,利益原则也是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条基本原则。会计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提供财务资料,便于企业经营者、投资者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必须把企业的利益与其产品数量、质量及其社会效益联系起来,把劳动者的利益与其劳动成果联系起来,把责、权、利结合起来。
七、会计的能动反映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认识论,是因为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会计实践作为一项人类社会活动,也是能动的反映,是符合人类行为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客体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存在着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行为是会计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会计行为客体的实践活动,主体必须以客体的存在为前提,并作用于客体;行为客体要成为现实的会计客体,就必须进入会计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领域。会计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使会计行为客体被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发展,而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的提高,正是由于会计行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才使会计行为得到形成和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论会计哲学观(3)在线全文阅读。
论会计哲学观(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