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通用类、基础类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学习门户来开展,这可以算外训的一种,这样的外训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同时费用也较一般的外训低。
内、外训的优缺点:
外训,对于人数的限制少,但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费用也相对较高。而非常有针对性的课程,如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操作步骤等,需要由内训师来完成,如要求更加深入的培训,可能要采用带教形式。
除了内训和外训,在企业内部还存着大量的,可能不为人所意识到的培训形式,比如,上级就布置的任务对你提出相应要求,或者提供样张或示范;安排员工从事不同岗位,都是培训。很多情况下,这类形式的培训,比坐在教室中的授课培训更有收获,也可能是很多小型企业中的员工能接触到的唯一的一种培训。
了解了以上培训方式,就可以针对输入,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建议如下:
(5)评价:关键准则(图⑦):
在培训领域,最著名的评估方法应该就是柯氏四级。柯氏四级的思路和TS质量体系的思路一样,都着眼于最终有效性,以终为始,开展工作,具体如下:
第一级:反应性评估。
即学员对课程的喜爱程度。这不仅仅体现在最后的调查问卷上,课堂上一般已经能看出端倪,如果一节课,学员们一半都趴在桌上睡觉,不睡觉的在玩手机,逃课的很多,课堂互动几乎为零,那么就反应来看,该项课程是失败的。
第二级:学习性评估。
即学员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通常可以通过考试来衡量,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高的课程,也可以通过实地操作,来衡量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应该也是目前最普遍,最通行,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测量方式。
第三级:行为性评估。
这一级的含义为:通过培训以后,学员们是否把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学员们的行为是否得到了改变。
第四级:绩效性评估。
即学员们不但把技能和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并且由于这样的改变,使得绩效结果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第三、四级是证明培训有效性的终极体现,但这两级的评估难度很大,要达到这两级的效果,光靠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优秀的培训师资,良好的培训组织,都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对这一培训目标的整体认可和不断推动。才有可能将一堂课的培训目标转化为最终学员的行动和绩效。最初的设计过程,后续的实施过程,以及企业的氛围,无一不影响着培训最后的的效果。
(6)人员:(由谁进行⑥)
最后,我们来看过程方法中的第六个方面:由谁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模块中的应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