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疆 老年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支持服务
1986年9月25日新疆老年大学成立,标志着新疆老年教育事业诞生。30年发展历程经历了:老年教育,从无到有;教育目的,从情感交流为主学习为辅到情感交流学习并重;受教育对象,从离退休老干部、职工到全社会老年人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对新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互联网+”思维,来探究如何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
一、服务对象探讨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及老年大学办学能力的逐步提升,老年教育服务对象逐渐转移至全社会老年人。在这一庞大目标群体中,明确主要受众是提供精准服务的前提。通过与未参加过老年大学的被调查者交谈发现:多数71岁以上被调查者由于身体原因,已失去参加再教育意愿;66~70岁被调查者中,有意愿参加再教育的比例为11.20%;61~65岁被调查者中,有意愿参加再教育的比例为67.50%;50~60岁被调查者中,参加再教育的意愿最强,但由于家庭原因(照顾孙子孙女)没时间参加。除此之外,众多被调查者青睐于户外活动,希望能有适宜的户外活动场所。
初步分析:年龄是影响老年人是否愿意接受再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学习年限在5年左右。为研究“性别”(SEX,x1)、“年龄”(AGE,x2)、“职业”(WROK,x3)、“学历”(EDUCATION,x4)对“参加老年教育意愿”(y)的影响程度,建立二元Extreme Value模型(虚拟变量)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x4与y*出现完全分离状态,即认为没有必要参加老年教育的被调查者出现低学历现象(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而认为有必要参加老年教育的被调查者中,各种学历均有,因而“学历”无法作为影响因素之一进行分析。鉴于此,建立如下模型系数:
二、课程设置
新疆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需求导向”原则。通过前期调查,被调查者学习需求涉及到书画、声乐、舞蹈、器乐、文史、养生、摄影、戏剧、模特等多个专业类别。这反映出老年人不仅关注健康保健,而且关注兴趣爱好。以下将被调查者对课程的需求,按老年大学惯用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同时,本研究将相近类,视同为老年教育专业。详见表2-1。
对新疆老年教育来说,在明确开设课程的前提下,以现场教学模式呈现课程是现行教学模式;明确以远程教学模式呈现课程受哪些因素影响,是能否实现“互联网+老年教育”的关键。
三、教学模式探讨
在“互联网+”思维下,发展现场教学并拓展远程教学,并使之有机融合,是新疆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的首选。本部分从老年大学、非老年大学的两个老年人群体,来论证远程教学在新疆老年教育中的推广。老年大学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互联网+”思维下发展新疆老年教育初探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