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洪金
作为企业看问题一定要冷静理性,跟随国家战略也不能一哄而上
文/本刊记者 罗文丽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截至记者发稿前,《纲要》全文尽管尚未正式公布,但内容已经印发到各地政府部门。6月18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讨论《纲要》。会议强调,
《纲要》的印发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
众所周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配套服务和支持。面对已是箭在弦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物流企业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对此,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集团”)董事长崔洪金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安达集团涉及四大产业,分别是现代物流产业、汽车改装制造产业、电子科技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是一家以现代物流业为主业,集物流装备制造、精工机械和电子、生物高新科技为一体的综合型集团公司。其中,安达集团旗下子公司天津安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汽车、烟草等高附加值商品领域的物流业务。日前,记者前往天津,对崔洪金进行了专访。
不可一哄而上
CLPMA:您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对于物流业的意义?
崔洪金:物流业可以反映~个地区的经济繁荣情况,经济越是繁荣发达的地方越是车水马龙。同样的道理,京津冀协同发展,也需要京津冀“大物流”的协同匹配。因此,这一战略对于物流业来说,肯定意味着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CLPMA:为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新机遇,贵公司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跟进动作?
崔洪金:利好方向是确定了,但目前《纲要》全文还没有正式公布出来,我想里面应该包含了很多的内容。现在,我们企业可以说还处于观望阶段,并不急于跟进。我们说企业要抓住机遇、跟迸发展,首先必须抓住机遇,之后才能跟进。我一直认为,作为企业看问题一定要冷静理性,跟随国家战略也不能一哄而上。从我个人来说,我看好的项目一天就能决定,但看不透的事情绝对不会出手。
谈到政策的实施,当前我们的处境可以形容为“汉堡包夹冰激淋”,意思是两头热、中间凉,政府高层和企业热,中间的各级部委和地方政府凉,这样就导致一些政策推动不了,最终难以落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选择观望的原因。
CLPMA:您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使三地的物流企业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方向?请您结合责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谈一下。
崔洪金:这个就是企业怎么跟进的问题,具体来说跟哪个方向,企业自身一定要理清思路,要进行研究。从我们旗下的物流企业来说,关注的是路面上的事情,目前我看准的方向是轨道交通。
事实上,中国的货物运输还是以道路交通为主,而不是轨道交通。应该说,500公里是道路运输最经济、最合适的半径距离,更远的运距就应该采取铁路运输。从国外的情况来看,道路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500公里,但我们中国的长途道路货运屡见不鲜,比如从哈尔滨到广州的干线运输。当然,我们国家轨道交通的汽车运输也有,但过去铁路受计划性的制约,加上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对流,导致费用非常高。
从我们汽车物流领域来看,为什么今后一定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原因在于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相比,第一是不安全,大小事故经常发生;第二是集中度不高,不经济;第三是耗能源,污染重。今后,如果转而通过发展轨道交通进行集装运输,然后再通过道路交通去进行分拨,分拨半径不超过500公里,这样既遵守了道路安全法,也遵守了劳动法。为什么说也遵守了劳动法?因为不超过500公里距离的道路运输,使货车司机可以当天或隔天往返,一天工作八小时成为可能,而现在动辄数千公里的运输距离,使大量货车司机半个月甚至二三十天才能往返一趟,期间很难遵守八小时工作制。
此外,司机紧缺也是公路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公司现有的大货车司机大部分在50岁以上,基本上是60后,70后非常少,80后和90后就找不到了,基本上不愿意干这行了,他们会更多的考虑安全问题和生活质量等问题。我们曾经到偏远地区招聘,当地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驾照(C本),而现在政策要求先拿到C本(驾驶证)然后才能考B本,不像过去可以直接考B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解决不了眼下司机紧缺的难题。
因此,我认为轨道交通会越来越发达,而我们公司也将会紧跟专列的发展方向,投资参股铁路、专列制造等关联领域。京津冀轨道交通的发展,从政府投资也可见一斑。去年年底,京津冀三地政府及铁路总公司联合按照3:3:3:1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初期注册资本100亿元,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实施主体。
关键在于落实
CLPMA:最近有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不统一,目标要求不一致,导致物流资源重复建设,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后果,如运输车辆的废气、废旧物品流通的污染等。对此您怎么看?
崔洪金: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国家不缺少战术家,但是缺少战略家。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就是一种战略发展,说明这一代国家领导人具有一定的战略发展意识。相比较而言,战术家的眼光就比较短浅一些。打个比方说,我们国家的很多政府规划都是五年规划,很少有十年规划,五十年或百年的整体经济规划更是拿不出来。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要达到高度的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发展过程。
CLPMA:最近商务部发布消息,称按照《纲要》要求,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日前正式启动《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您对于这个规划有着怎样的政策期待?
崔洪金:所谓科学立法,就是说立法立规一定得有可操作性。换句话说,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政策落地,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政策要吸引物流企业的进入。如果政策设计不合理,不能吸引企业参与,即使有政策也无法落地。
对于政策期待方向,我向来比较淡漠。我觉得靠政策扶持起来的企业、靠政策吃饭的企业很难活下去。我们看准一个行业,就要实打实地去做,先做强再做大,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就享受什么政策,而不是去找国家要另外的政策。反过来说,如果看准一个行业,觉得能做好,但没有政府扶持做不起来的,你可以选择不要去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理性看待京津冀物流协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