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业分工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促使流通领域一分为二,由原来属于一体的流通分离成相对独立的形态,即商业流通(商流)和实物流通(物流)。而且,这种分工并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深化,如商业流通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商业形态,实物流通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由若干业种构成的物流产业,本文所论述的第三方物流就是其中之一。


  物流领域受社会专业分工深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人才领域,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了体系;其次是技术层面,表现在工具、装备、设施等若干领域;其三是管理和体制层面,分化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第四方物流等。


  四、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应当如何定位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无明确回答,说法很多。比如,定位成“主导”“前提”“先导”“决定”“服务”,定位成流通的一部分和生产的一部分,定位成经济活动的附属。物流业后来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并特别强调了它的服务作用,如“复合型服务产业”“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进而“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等提法均强调了物流业的服务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开始从工业社会步入服务社会,服务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第三方物流正是在这一时期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产业大踏步来到了中国。


  第三方物流最早出现时主要属于企业面向社会延伸运作的物流行为,后来真正认识到了它的服务作用,才被进一步明确为生产性服务业。目前,服务产业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便是第三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定位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坚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要把物流业定位于服务,要积极寻找并准确把握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理论和产业运作领域都推崇“做大做强”,而实际上则是“做大”容易“做强”难,结果真正得以推开的只剩了“做大”。根据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形成的这种“大而全”的理念,即全面铺开,什么都干,特别是一些大单位、大企业,人员众多,财力雄厚,很多通过自建物流体系来“做大”,把物流看成生产的延续或组成部分,比照生产环节的组成部分来建设物流体系,在具体运作中特别重视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不是将之视为或打造成生产环节之外独立的物流体系。


  长期的运行实践使人们感受到,尽管都是物流,但只有生产环节的物流才是生产的一部分,无法独立于生产之外,而产前产后的供应和销售物流完全可与生产分离,不必由供应方或销售方作为生产的一部分来运作,可探索独自运作、独立成“业”来经营,并以这种方式来为第一方和第二方服务,这就是第三方物流。


  可见,第三方物流是与第一方和第二方联结并为之服务的社会物流那一部分独立成“业”的产物,由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主体是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便可定位成生产性服务业。这就是第三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五、第三方物流的类别


  20世纪,经济领域、产业领域的社会专业分工逐渐开始,并在当时较为发达的国家率先出现,第三方物流也是在这些国家较早形成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重都在30%以上,从第三方物流的作用来看,这个比率是不低的。


  对于如此范围、如此规模、如此复杂的事物,只有进行分类才便于进一步认识和应用,而且从政府行政和产业管理角度来看,分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基于两种视角来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类:一是从资产角度;二是从服务对象角度。从资产角度出发,按照是否拥有物流资产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类,可分成两种,即资产型第三方物流和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从服务对象角度出发,也可以分成两种,即一般的第三方物流和特殊产品的第三方物流。接下来分别加以讨论:


  资产型第三方物流: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进行物流运作的资产,此处提到的资产并非共用的物流平台,而是可以在物流平台上进行物流运作的资产,如各种运输工具、设备乃至某些配套设施,用來临时放置及长期储存货物的仓库、货场,可以进行流通加工的场地、作坊、车间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拥有这些资产,也可能通过租赁而来,这些资产只有能够在公共物流平台上进行运作,才能为第三方物流所用。


  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基本上不保有或者很少保有在公共物流平台上进行物流运作的资产,但拥有可用的社会资源,特别是管理能力很强,能够在需要时综合调动和使用这些资源,从而基于此进行物流运作并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样,就可以满足用户的物流需求,通过收取费用的方式来抵消自身所付出的资源使用费用并取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得的收益。


  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普遍面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对物流对象及委托人没有特殊的规定和要求,可以被社会广泛采用,但所提供的服务是贴近广大民众和小型、个体、一般企业需求的简单服务,比较容易运作,属于较低水平的服务。


  特殊产品的第三方物流:仅针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如生物、植物、化肥、金属材料、机械装备等,提供有针对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这些特殊要求包括保质期限、环境条件、品种规格、形状重量、生存状态等。通常这些特殊产品的物流需要一些特殊手段,专业性很强,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专用的第三方物流需要通过大量的投资来创造这种专业能力,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因此针对特殊产品很少采用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来完成,而是由第一方、第二方利用自身专业手段进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专业手段的连续性,完成特殊产品的物流,因此不会去选择第三方物流。可见,从类别上看,尽管第三方物流在特殊产品上拥有一席之地,实际中却很少使用。


  六、不同产业的第三方物流


  现代物流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之中,产业运行也需要第三方物流的支持,各产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同一产业不同阶段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情况也存在差异,具体包括三个大的阶段,即产前、产中、产后阶段。产前阶段物流解决的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物流,数量大但成本承担能力较低,主要利用买方优势由卖方将原材料和零部件送货上门,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产中阶段物流是生产工艺的组成部分,生产单位将之规划到了生产工艺中,第三方物流基本上与之无缘。产后阶段物流具有复杂性,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产后阶段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较大,第三方物流具有普遍性,但不同产业差别甚大,这种差别主要来自不同产业所生产产品的不同。通用型、普及型产品用户分布广泛,其产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不可缺少,而连锁性的生产类似于生产线,很少依赖第三方物流,各连锁企业之间为实现有效贯通大多都有专门的物流安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3)在线全文阅读。

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uanli/12235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