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敬业:爱岗敬业,荣耀一生
敬业要求公民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同时也要做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敬业情感是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判。但是作为社会中众多成员的一分子,我们无法保证人人都能热情饱满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即使同样是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多人相较之下也一定会有优劣之分、高低之差。让每一位落后人员依然都能像工作先进者一样保持热情,这明显是无法做到的。但是我们依然要保证在一个企业中,敬业者是大多数。在社会中也是一样,敬业者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许。因此敬业应归属激励要素。
1.3诚信:为人之本,立身之本
诚信即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社会千百年发展之中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基础,如果没有诚信,想实现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等于纸上谈兵;同时诚信也是脉络,贯穿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其他内容的同时也必须做到处处诚信,时时诚信。而诚信在具体层面上则分为三个具体方面,分别是诚实劳动、信守承诺和诚恳待人。也正因诚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诚信是保健因素。
1.4友善:让自己更易于融入社会群体
友善情感是强调公民与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优良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但是人与人不同,有些人天生热情、外向,他们喜欢与人交谈,结交朋友。也有一些人天生内向、冷漠,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或经常在与别人交流时不经意的伤害到他人或使人不愉悦,可这些也并不代表他们有恶意,只是比较普通,没有达到友善的界限而已。至少这些公民的为人都是善良的。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不排斥普通公民,但更乐于接纳友善的公民,所以友善因素归结为激励因素。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强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和美好理想。这四个方面既是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重要核心价值理念。
2.1自由:凌驾于生命与爱情之上的重要情感
自由的概念是无拘无束,不仅仅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很重要,应当说在社会中任何生命体的自由都是生命体存在的最基本条件。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特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两个方面,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并且遵从人类的天性和意志。我们经常说笼中的鸟儿无论多美都不属于天空,只有能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的鸟儿,它们的叫声才是最动听的。因此自由在双因素理论中无可争辩地成为了一项保健因素。
2.2平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类文明中有四大文明历史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而在这些古老的文化中,人的生命往往都存在着极度的不平等。中国古代社会是君王社会,所谓天选之子,黄龙后裔,一生下来就要比寻常百姓高贵许多。而在另外三个古文化中,更是有奴隶制度的存在,奴隶天生就低人一等,没有自由,没有人权,甚至连生命都不归自己支配,而属于他们的奴隶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谓的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平等情感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同时也是中国必须践行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几千年来人们世代相传的文化中,要做到完全的平等,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企及。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只有平等的前半部分标准,也就是接下来马上要谈到的法治。因此平等作为法治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属于激励因素。
2.3公正:共同承认的价值标准与道德准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因素理论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