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2月至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强调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对党员从传统的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进行延伸,将学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通过行动去实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一)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的第三十一条中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其在践行为人民服务实践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对夯实我国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有非凡的意义。
(二)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央组织部 2016年年底最新数据统计,我国党员总数为 8779.3万人,其中在校学生党员人数为 224.7万人。面对 224.7万名学生党员群体,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社会服务活动。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
(一)缺乏理想信念教育,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中理想信念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方面的集中体现,但是网络传播发达的今天,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及西方国家的文化冲击,“ 95后”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意识观念淡薄的情况。其次,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出现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最后,党支部急于完成上级任务,出现重结果轻学习和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二)缺乏相关管理制度,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制度建设是学生支部开展一切活动的有力保障,也是学生党支部永葆活力的不竭动力。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大多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活动以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常规性活动为主,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制度规范来保证学生党支部社会功能的可操作性、常态化进行。
(三)缺乏创新管理,活动形式有待丰富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的理论学习形式以专题学习、研讨为主,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并未依托志愿服务协会或者点对点的服务基地去开展服务。此外,高校没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缺少线上线下的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开展服务活动没能与学生专业或就业相关,很难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的路径
(一)思想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的路径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