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并会计股权联合法的探讨(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股权联合法存在的问题及批评股权联合法仍坚持持续经营假设,没有改变原来的会计计量基础,对于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继续使用帐面价值,仍与历史成本会计原则一致。这是股权联合法的优越之处。但股权联合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而招致了种种批评。
对服权联合法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联合格念不成立。一些学者认为,所谓股权联合下,企业购并仅仅是两个股东群体之间的安排的说法,是一种虚构。实际上,企业联合是由两家公司的管理当局计划、谈判和执行的,不是收购公司的股东拿出股票去交换,而是公司发出新的股票去交换。此外,在大多情形下,说原双方公司的股东在企业联合后能保持相等的(差不多相等)权益,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大多企业购并都是为了取得其他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购并后公司的多数股东支配着购并后的实体。因此,股权联合的概念不能成立。
2.股权联合法所说的企业购并时,被并企业仍持续经营的假定不能成立。之前无关联的两家公司合并,合并后的实体与原先两家单独的公司是不一样的,如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本结构都有了变化。说股权联合下,企业没有经济实质的变化,仍是持续经营是不成立的,因此,存在资产重新计量的新基础。
3.企业购并是一种议价的正常交易(a bargained arms-Lengthtransaction),这种交易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而不是帐面价值。事实上,发出股票与以资产作为报酬没有什么差别。发出的股票也有价值,收购公司可以发行股票取得现金,再以现金去购买被购并公司的股票,只不过直接发出股票来交换要便当得多。发出股票的公允市价,即是收购企业的支出或说购买成本。因此,按帐面价值记录企业购并是不当的。
4.实务证明,股权联合法存在严重的缺陷,会给经济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前文已指出,与购买法相较,股权联合法下,收购企业可通过企业购并得到一系列的好处:(1)购并当年可报告较高的收益;(2)购并以后各期,由于没有商誉和取得资产公允价值超过帐面价值差额的摊销,可以有较高的报告收益;(3)由于取得资产是按原帐面价值记录的,在企业购并后出售资产,即可得到“即时收益”(instant eamings);(4)会报告较高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如美国1967年的GMlf&LWestem公司的购并案例,发出股票价值18500万美元,但采用股权联合法记录的净资产少至10000万美元。其差额几乎立即吸收进了当期收益。⑥再如1968年美国Leasco和R出ance保险公司的企业购并案例。该企业购并也采用股权联合法。Leasco公司发出的有价证券价值40000万美元:Reliance公司拥有一项投资组合。按合并时市价,值21500万美元,但按历史成本记录为11100万美元。1969年,Leasco公司报告了出售该投资的收益2400万美元,占其当年净收益的60%。如果该投资组合按企业联合时Leaseo公司的取得成本(发出证券市价)记录,该公司1969年将报告5800万美元的损失,而不是报告收益。因为从1968年到1969年,该投资组合的市价实际已跌减了。此外,两公司实现企业联合是1968年9月,刚好将Reliance公司购并前的收益包括进了Leasco公司于1968年9月30日截止的会计年度报表。因此,IJeasco公司的每股收益额(EPS)该年度一下升到每股1.86美元,但如不采用股权联合法,其每股收益额将只有0.79美元。⑥企业联合的早期,公司常常发出渗水股票WateredStock)来实现企业购并,⑦即公司发出股票的面值要大于所取得净资产的市价。当时,按发出股票的面值记录取得资产价值的会计方法是允许的,尽管这样做夸大了资产的实际价值。美国1929年10月服市崩溃及随着发生的值的会计作法,这种指责,为以后股权联合法的运用制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因为股权联合法是按取得资产的原帐面价值记录的,可说稳健之极。但始料不及的是,采用股权联合法又从另一方面粉饰了企业的经营,在一定时期歪曲了企业的报告收益和经营情况,诱使企业管理当局纷纷采用该方法,也在一定程度刺激了企业购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企业购并会计股权联合法的探讨(4)在线全文阅读。
企业购并会计股权联合法的探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