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防止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主要是针对会计环境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提出的,所以对它的运用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绝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有悖于会计思想的真实性与公允性,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相反还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成为一种会计假账。例如:在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中,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将研究和开发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费用化,只有在研发成功并取得无形资产时,才可以将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中介费用予以资本化,在一定期限内予以摊销,而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披露并没有任何明确要求。尽管某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能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处理的确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的,但是如果该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非常巨大,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则会对当期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也必将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目前,研究与开发费用越来越体现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这样的会计政策很容易挫伤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在其他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比如日本是允许将这部分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或是部分资本化的。美国虽然也要求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成本却做出了特别规定,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认,就可以确认该项费用为资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这项会计政策就是谨慎过度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进行一些改革,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也不失为好的借鉴对象。
总而言之,只有在会计核算中能够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才能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从而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浅析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