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相关部门的不同需求,目前高校应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文章结合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和企业会计现金流量表准则,探讨了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框架及其编制,从而丰富了高校报表体系,提高了高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信息质量
为有效反映高校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揭示高校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给高校决策者和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高校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高校对外部资金需求的真实信息,高校财务报告体系中需增加反映现金流量的内容——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涉及下述三个基本定义:现金,指高等学校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也包括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核批的“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用款额度;现金等价物,指高等学校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流量,指高等学校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以下提及的“现金”, 除特别说明,一般均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原则
现金流量表应以现金为基础,按照当期实际收到或付出现金业务即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情况,即收入和支出等会计信息转换为衡量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资金量的现金流量信息;而且现金流量一般应分别按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反映,以便全面揭示高等学校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但对于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现金收入和支出应当以净额列示。
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填报说明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应按现金来源渠道分列,现金流出应按支出内容分列。这样可清楚地反映各种来源渠道的资金数额,清楚地反映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实际支付金额。按此原则,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如表1所示。
根据高校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在结构上将高校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五类:教学、科研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无关性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及具体的填列说明如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浅议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