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实尺度”,载《政法论坛》一九九三年第四期,第七八页。
[一一]李学灯:《证据法比较钻研》,台湾5南图书出版公司一九九二年版,第六六七页。
[一二]何家弘编:《法律英语》,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第三三九—三四0页。
[一三]“两个基本”的思惟,最先是一九八五年五月由彭真同道在5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他指出:“现在,有的案件因为证据不很完整,就判不下往。实在,1个案件,只要有切当的基本证据,基本的情节清缝,便可以够利。”
[一四]刘岚、茶萤:“1波3折的案件孙万刚从死刑改判无罪案件调查”,载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二00四_五/一三/二0九三二五七三六三七.htm。
[一五]一八年前,湖南麻阳县城河里捞出六块女性尸块。当地司法机关终极认定:1个鸣腾兴善的复员军人杀害了贵州女子石小荣。腾兴善被履行枪决。一八年后,腾兴善杀人案惊动国人,因为石小荣还活着。当年膝兴善案的辫护人滕野指出了6处10分显著的提点,但没有诱发相干部分的关注。参见邓飞等:“‘死者’为‘凶手’正名”,载《凤凰周刊》二00五年一六期。
[一六]李建明:“死刑案件过错裁判题目钻研——以杀人案件为视角的分析”,载《法商钻研》二00五年第一期,第一三0页。
[一七]龙宗智、何家弘:“刑事证实尺度纵横谈”,载《证据学论坛》(第四卷),中国检察出版社二00二年版,第一六二页下列。
[一八]甄贞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钻研综述》,法律出版社二00二年版,第二五五—二五八页。
[一九]同注[五],第四四0—四四一页。
[二0]龙宗智:“‘肯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实尺度”,载《法学》二00一年第一一期,第三二页
[二一]同上注,第三三页。
[二二]陈光中等:“刑事证据制度与熟识论”,载《中国法学》二00一年第一期,第四四页。
[二三]同注[一七],第一七二页。
[二四][日]田口守1:《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等译,法律出版社二000年版,第二二0页下列。
[二五]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大出版社一九九0年版,第三三九页。
[二六]程味秋等编:《联合国人权公约以及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二000年版,第二0五页。
[二七]周振杰:《给予死刑案件被告人特殊的权力维护与死刑的程序节制》,载陈兴良、胡云腾主编《死刑题目钻研》(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二00四年版,第一0八二页。
[二八]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二00四年版,第三二七页。
[二九]在英美证据法上,有的学者按所需的肯定性程度将刑事证实尺度由高到低划分为9等:一.尽对于肯定——不管出于任何法律目的均不做此请求;二.排除了合理怀疑——为刑事案件作出有罪判决所请求;三.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证实——适用于某些民事案件和某些司法区对于死刑案件中保释哀求的驳归;四.上风证实——适用于民事案件和刑事诉讼中确定刑事辩解时;五.可成立的理由——适用于签发令状,无证拘捕,搜寻以及拘留收禁,提起大陪审团起诉书以及检察官起诉书,撤销缓刑以及假释,和公民扭送等情况;六.有理由的相信——适用于“拦截以及搜身”;七.有理由的怀疑——足以将被告人公布无罪;八.怀疑——可以开始侦察;九.无线索——不足以采纳任何法律行径。参见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实尺度”,载《政法论坛》一九九三年第四期,第七八页。有的学者以为在判正法刑的案件中理当到达“尽对于肯定”这1最高证实尺度。参见何家弘:“论司法证实的目的以及尺度”,载《法学钻研》二00一年第六期,第五四页。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2012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构建严格的死刑案件证实尺度——基于人权的司法保障之实现(6)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