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语
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票据的汇兑和支付功能占有的比例逐步下降,而对其流通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以电子数据为介质的电子票据、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性票据,还是空白必要记载事项的空白票据,其实务意义都在于通过更便捷、更高效的票据流通来促进资金流通。法律制度的创设和重构应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立法宗旨上增加“促进票据流通”之表述,剔除现行《票据法》中不利于票据市场发展的障碍性规定,对票据市场上已存在的新兴事物在立法上给于承认,并在具体规则的设置中增加兜底性条款,为不断创新的票据商业模式预留发展空间,以保障法律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参考文献
[1]刘颖.支付命令与安全程序——美国“ 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核心概念及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J].中国法学,2004,(1):161-172。
[2]盛朝晖.近年来我国票据融资变化特点、原因及影响[J].中国金融, 2010,(12):67-68。
[3]吴京辉.《票据法》修订:私法本性的回归[J].法商研究,2013,(3):24-31。
[4]王艳梅,庞昀曦.日本空白票据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3,(1):35-42。
[5]王峙焯.传统与嬗变——票据法修改中立法理念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5-19。
作者:刘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票据实务视角下票据法的修订建议(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