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商标法在先权利的立法完善
结合我国商标在先权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规定,如何進一步对我国在先权利的相关条款的建立健全及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初步构想。
从我国《商标法》第31条可以看出,申请商标注册时,他人现有在先权利不得被损害,他人已使用且有相当影响的商标不得被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但该条中“在先权利”的范围并没有被明确列举出来,这就导致在商标注册中他人在先权利十分容易被侵犯,因此,商标法中有必要对在先权利的概念及其范围作出清晰的界定,笔者认为在先权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权利,但必须对其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以避免在先权利范围的扩大。1.与商标有关的在先权利:(1)在先注册商标权;(2)被代人的未注册商标权;(3)一定影响未注册商标权,例如,石家庄市福兰德公司抢注一系列涉及许多著名公司的商标如“PDA”、“ORACLE”、“小秘书”、“联通”等引起的商标权争议案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4)驰名商标权。2.其商业标志权:(1)知名商号权;(2)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及装潢权;(3)地理标志权,如“梅家坞”一案,杭州某公司生产的茶叶被消费者误认为是梅家坞村的产品,应撤销该注册商标,即地理标志权可成为对抗恶意注册商标权的一种在先权利;(4)知名域名权;(5)特殊标志权。3.其它知识产权:(1)著作权;(2)外观设计专利权。4.人身权:(1)姓名权;(2)肖像权。5.其它。
增加在先使用权的相关规定。当在先权利已不能再被援用来反对在后注册商标时,该商标权人无权反对在先权利人善意的、在原效力范围内继续行使其合法权利。为防止混淆在先权利人与同自己相关业务两者之间的商品或服务,该注册商标权人可要求添加一定的标示。增加该条规定是为了保护已拥有相当市场信誉的在先权利人在注册商标的法律效力不可争议后继续享有的使用权益,是为平衡在后商标权人与已拥有一定信誉的在先权利人之间利益的需要。
合理限制条款。对现有《商标法》第45条第3款时效限制条款作如下修改,大致含义为:若在先权利人对一个在后注册商标已经连续使用五年采取默许的态度,在其明知或应知的情形之下,而后在先权利人若想以其在先权利被侵犯作为理由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此注册商标或请求法院宣告其无效的,均可被拒绝,不予受理。在后注册商标权人仍可在其注册的商品或服务范围内继续使用其相应的权利,在后商标出于恶意申请的除外。
域名或网站名称的保护。当今社会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店”也迅速发展起来,当网站被当作经营场所用来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导向时,这时候就涉及到其商号商标问题,而这种情况下的网站名称起到的实际作用也就是商标的作用,也相当于该场所的商号。当网站名称或域名被侵犯甚至恶意滥用的情况下,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其被侵害的权利予以维护,目前已有相关网站名称的注册办法在我国些许城市出台,但仍不能确定此注册能否对抗他人的商标注册。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正式立法将域名列入商标在先权利范围中去,我国可以尝试做第一人,互联网的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足以突显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特殊标志的保护。类似于2008年我国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这种全国性、国际性的体育、文化及其他相关活动中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字样等标记,这些标记一经注册即获得不被他人使用或再次被注册或侵犯的独占性使用权。类似这样的标志还有奥林匹克标志,经权利人申请备案并公布后,即享有专用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与奥林匹克这样的标志或其组合而成的标志相同或类似也不得再被作为商标进行注册,否则构成侵权。
五、结语
在先权与商标权是既平等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权利,保护好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如何从立法上减少商标权人与在先权利人之间的冲突及合理有效平衡两者间的权利与利益,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对尚有不足的在先权利保护制度和限制制度做出必要合理的修改和完善。
作者:唐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浅析我国商标法对在先权利的保护与限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