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布局以凌云、西林、百色、靖西、灵山、柳城、昭平、桂平、平南、博白、三江、金秀、横县、罗城等县市为重点,每年新建高效良种茶园2000公顷,到2005年全区建成1万公顷优质茶园基地。并在重点茶区和科研所建立5个优质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完善建设母本园、示范园、采穗园及繁育苗圃,年生产出圃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优良无性系茶树良种1亿苗,满足全区优质茶生产需要。
花卉生产,要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中、功能齐全、品种丰富、优质高效的花卉生产体系,改变目前生产经营分散、综合效益低的状况。在市场定位上,以立中足区内市场生产为主,逐步面向国内外市场,重点开发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玉林、贺州等适宜花卉栽培的地区,建立一批示范基地,侧重发展绿化苗木、草皮、食用窨茶用花和盆花、荫生植物等品种。着力培植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注重选种、育种、引种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设施栽培技术、保鲜、包装贮运等技术的开发研究。同时要完善花卉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搞活流通,提高经营水平,扩大商品化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规划5年内,全区花卉生产13.3千公顷,总产值达到10亿元。
(八)油料作物及其他
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稳定油菜种植面积,重点发展低芥酸、低硫苷“双低”油菜,积极发展,油葵生产。提高我区食用油料自给能力。到2005年,全区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7千公顷,总产量65万吨。
1、花生生产,重点布局在南宁、柳州、桂林、贵港、北海等地市。一要加强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合浦、邕宁、富川、恭城、桂平、来宾、博白等县(市)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改变我区花生品种老化问题,力争到2005年花生良种覆盖率达90%。二要积极开展花生高产示范活动,建立20个高产示范区,逐步实现花生标准化、区域化、专业化、实现高产稳产,到2005年花生单产提高20%。
2、油菜主要在桂东东北和桂中地区,重点发展桂林、柳州、贺州、河池等地市。到2005年“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40%左右。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烟叶、棉、麻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继续巩固和提高现有生产基地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农机技术、管理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以推进。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各级地方财政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拨款投入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科研、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检验检测,市场促销服务和市场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增加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十五期间,在加强引导农民投入的基础上,自治区的投资向种植业结构调整倾斜,主要投向规划区内的最适宜区域的主导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属于“瓶颈”环节的项目,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名牌产品,引导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向最适宜地区集中、发展产品,引导相关产业向最适宜地区集中、发展,同时要争取国家资金投向我区基地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特色突出的传统产业和产品以及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集团。
(三)创新管理体制。一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搞活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流通,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经营体制创新,鼓励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市场农业竞争主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学工作计划自治区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范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