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市委组织部课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市来说,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素质,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途径,也是摆在每一位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这一认识,通过深入乡镇、村屯,对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一年来,我们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利用党员电化教育网络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等优势,不断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市先后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班379期,培训19850余人次,1000余名农村基层干部和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通过培训,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普遍增强了“双带”本领,真正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带头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党员电教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和科信局建立相应办公和培训机构,与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培训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抓与抓领导相结合,把培训工作的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纳入市、乡、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市科信局领导经常到基层帮助协调解决培训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基层党委书记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观农村党员、干部学用科技现场会,交流培训工作经验,按照农业产业化新的目标要求,及时做出部署,促进了培训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层次。
2、以增强播放员责任意识为重点,提高党员电教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对播放人员的教育管理,在提高素质、增强责任心、履行好工作职责上下工夫;二是加强对播放设备的管理,在明确责任、增强管理意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上下工夫;三是加强对片库的管理,严格按照登记统计制度、严把借还片程序、强化责任意识上下工夫;四是加强对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的管理,在规范行为意识、落实责任制、建立示范联系户、加强扶持和引导上下工夫。在加强对党员电化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通过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明确具体的责任、建立规范的机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播放人员队伍素质,党员电化教育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切实推广实用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3、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导向,不断拓展党员电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⑴注重种养技能培训,扩大规模效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结构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中,我们努力以此为工作的着眼点和切入点,通过党员电化教育手段,扎实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传、帮、带水平。有针对性地复制《奶牛的饲养管理》、《肉牛的饲养管理》、《高腿小尾寒羊饲养》、《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光盘5大类,100余种,举办配套专题培训班124期。重点推广了桑蚕养殖、香茹、黑木耳栽培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等32项技术。针对我市朝阳乡、兴安乡和莲花山管委会区域特色比较明显的特点,我们有目的性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观看实用科技片,请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两牛一羊”养殖、山野菜加工、木耳、猴头等食用菌栽培、种植中药材等6个系列的种养技术培训。在学科学用科学浪潮的带动下,全市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近4000头,肉牛达到20000余头,山绵羊55000多只,其中绒山羊16000多只,牧业生产小区和专业村(屯)11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汇报材料如何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