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党员冬训辅导材料之一(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于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可以从四个层次来领会和把握。第一个层次是根本指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这些根本指针包括八个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科学的展观。这八个方面,《决定》用“三个坚持”统领起来。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三个坚持”,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第二个层次是总体要求,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总要求,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认真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新特点、新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概括。这六个方面28字的总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第三个层次是工作重点,是指我们将要着力的几个地方,包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第四个层次是工作导向,即“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社会要和谐,首先要“把蛋糕做大”,这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要“把蛋糕分好”,这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关于目标任务。《决定》提出了九大目标,五大部署,二十八项措施。而二十八项措施里的每一项措施,又包括了许多具体的方面,可以说《决定》内容非常丰富。要把握好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可以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入手。上面讲到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六句话28字:民主法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这六句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
1、根据“民主法治”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围绕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决定》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二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决定》不仅提出了这些问题,而且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具体的考虑。比如收入分配格局问题,《决定》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提到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再比如,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决定》将它列为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明确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我国有13亿人口之多,数量非常庞大,如果经过努力能够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团知识2006年党员冬训辅导材料之一(4)在线全文阅读。
2006年党员冬训辅导材料之一(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