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要求,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确保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互相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要注重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不能把突出的地域特征搞没了,不能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地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在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会发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5)在线全文阅读。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