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议县政府在全县党政机关全额事业单位实行“双基数”。如果考虑缴费确有困难,也可将机关全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医保补充金提高到略高于退休人员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平均数,今后逐年调整,2006年约为70元/月。
5、建议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企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实行“双基数”缴费的规定,以利于医保中心操作。“双基数”征缴虽然与上级医保政策不太一致,但它是市直及兄弟县市的通行做法,建议县政府正式予以确认。
6、加强对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时,应在资产清算时,优先安置职工,对其中已经退休的人员按《市××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规定一次性缴清医疗保险费。
7、狠抓扩面工作,将医疗保险向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全县职工大约12000人,其中民营企业职工约6000人左右,现在只有577人参加医疗保险,不到10%,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能够参保的基本上全部参保。鉴于民营企业年轻职工占绝对多数,退休职工极少,吸纳民营企业参保是消除或减小风险的重要途径,建议县政府结合养老保险扩面,下决心在民营企业强制推行医疗保险扩面,以降低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
8、加强医保机构建设,强化医保管理。医保中心要进一步强化定点医院医疗服务协议管理,细化协议内容,明确协议管理重点。要从医疗服务设施范围、诊疗项目管理到用药管理,从服务质量到费用控制,从费用给付到争议处理,都要制定量化控制指标,形成质量指标评估体系,同时,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协议执行,预计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挤压基金支付的“水份”近约10万元。建议增加医保中心编制1名,主要承担医保稽核工作,如果增编有困难,请容许向社会聘请1人,经费由县财政解决。
综上所述,为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我们测算了以下三套方案供县政府参考。
方案一:
1、县财政从2005年起分三个年度归还所借用的93万元医保基金,其中,2005年还30万元,2006年还30万元,2007年还33万元。
2、从2006年1月1日起,将非财政拨款单位的最低缴费基数调整为834元(不含失业人员),统筹基金每年可增收12.4万元;按规定调整机关全额事业单位缴费基数,财政需增加预算60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费51万元,公务员补贴9万元),预计统筹基金年度可增收37万元。
3、从2006年1月1日起,党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双基数”缴费,财政需增加预算122万元,统筹基金年度可增收122万元。
4、向民营企业扩面500人。经测算,民营企业职工参保,每人每年对统筹基金的贡献约为250元,如果能够扩面500人,2006年度可增收12.5万元。
此方案县财政除还款外,需在2006年增加预算182万元,以后随工资上涨进行递增。统筹基金在2006年度增加184万元,当年大约结余60万元左右。
方案二:
1、同方案一第1条。
2、同方案一第2条。
3、从2006年1月1日起,机关全额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统筹补充金由20元/月调整到70元/月,最好由县财政承担缴费责任,预计缴费60万元,统筹基金年度可增收60万元。如果县财政全部承担有困难,可由单位承担,建议县财政拿出10万元对退休人员较多的单位进行补贴。
另外,建议县财政以2006年医疗保险费预算为基点,并从当年开始将保险费拨付到各单位,由各单位缴费。
4、同方案一第4条。
此方案能够基本实现统筹基金在2006年度收支平衡。县财政除还款外,如果县财政承担统筹补充金,需在2006年增加预算120万元;如果单位承担统筹补充金,财政适当补贴,则需增加预算70万元。
方案三:
1、同方案一第1条。
2、同方案一第2条。
3、加大力度,将各项社会保险向民营企业扩面。2005年度扩面1000人,2006年可增加统筹基金积累25万元;2006年度再扩面1500人,2007年统筹基金可再增收37.5万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县医疗保险基金风险情况分析及其对策(4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