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 编著 - 第三版 - 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课(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四、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现代交通运输由( 铁路 )、( 道路 )、(水运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7条射线 )、( 9条纵线)、( 18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汽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状态)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四)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V或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V或2倍设计车速)。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园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26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和(设计车速)等因素有关。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三类加宽)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二类加宽)类加宽值。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度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米,物高(0.1)米。 16、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四种。 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视距的要求。 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21.山岭区公路按线位的不同可分为沿溪线、山脊线、越岭线三种。 22.设计深度介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间的设计阶段叫技术设计。

23.实地放线,不用坐标数据时,可采用______偏角_______法或_____坐标________法。

24.汽车在等速度行驶时,不存在______惯性_______阻力,在水平路段上行驶时不存在______坡度_______阻力。 25.当圆曲线半径R=1000米时,缓和曲线参数A的合理范围是_____333________至______1000_______。 31.两阶段设计是按初步设计和______施工图______设计两阶段进行。

32.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包括横向倾覆稳定性和横向_____滑移_______稳定性。 33.一般要求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的时间不小于_____3_______秒。 34.纵面线形上两个变坡点之间的长度称为____________。

35.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______回头______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应采用中央分隔带 外侧边缘 的标高。 2、公路的平面级形要素由直线、圆曲线和 缓和 曲线三部分组成。

3、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不以小于设计速度的 2 倍为宜。 4、回旋线的长度随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 减短 。

5、公路选线的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 具体定线 。

27

6、如果平面要素是直线,纵断面要素是凹型竖曲线则主体线形要素是 直线。 7、沿溪线布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河岸选择、路线高度、 桥位选择 。 8、汽车的行驶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 惯性 阻力三部分组成。 9、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 10、交叉口的车道数确定时,其通行能力的总和必须大于 高峰 小时交通量的要求。 4.“3S”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系统、(遥感系统)系统。 1、在公路网中,公路与(公路)、(管线)纵横交错,形成(交叉)。

2、相交路线在(同一高程)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相交路线分别在(不同高程)平面上的交叉称为立体交叉。 3、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叉口),创建(立体交叉)。 4、平面交叉路线应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5、平面交叉一般应设在水平坡段,其长度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紧接水平坡段的纵坡一般应不大于(3%),困难地段不大于(5%)。 6、相交公路通过跨线桥、匝道等连接上、下线的立体交叉称();相交公路通过跨线桥,但不能直接连接的立体交叉称()。 7、(匝道)是连接立体交叉上、下路线的通道。

4、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当路线桩号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则叫(长链)。若有桩号k3+110=k3+105.21则为(长链4.79米),若有桩号k3+157=k3+207则为(短链50米)。 1、公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 2、实地放线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穿线交点法)、(拨角法)、(坐标法)等。

3、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外距)、(切线长)和(曲线长)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

4、在确定园曲线半径时,宜先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只有当受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值,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中间带)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 2、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组成。 3、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0)米大于(0.5)米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4、路基挖方深度小于(20)米、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 5、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

6、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碎落台)。 7、若平均运距(小于)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

8、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 9、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V挖)+(V借)。

10、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

28

11、填缺=远运利用+(借方);挖余=远运利用+(废方)。

12、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 13、一般情况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米的矮路堤均应设置边沟。 14、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及两条左侧(边缘带)组成。 15、取土坑分为(路侧取土坑)和(路外集中取土)两种方式。

16、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实方)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体积计算。 17、横断面设计成果主要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1、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2、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3、根据方案比较深度上的不同,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实地选线)和(纸上选线)两种。 4、平原区地形持征是: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20度)以下。

5、沿溪线布局时,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河岸选择)、(路线高度)及(桥位选择)。

6、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垭口),确定(过岭高程),拟定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7、越岭线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等三种。

8、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一般按三类地带分段布线:平坦地带(走直线),斜坡地带(沿匀坡线布线),起伏地带(走直线和匀坡线之间)。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段)和(竖曲线段)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度)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和(滚动)阻力等四种。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5%)和(5.5%)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五、计算题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29

JD8: K3+425.982

K3+311.099 K3+346.099 K3+492.155 K3+527.155 JD9:K4+135.169

=K4+047.436 =K4+221.135

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8.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400米,交点桩号为K8+075.756,偏角,若缓和曲线长度为70米,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9.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度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为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10.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0%,全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1.某单圆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转角为a=51°41′24″,若要该曲线外距控制约为10 m, 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2.公路上某平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偏角,为了使曲线长度超过300米,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2.完善以下路基土方计算表(单位为:M、M2、M3 ):

挖填挖方填方挖方体填方体积 本桩利桩号 方 面方 面平 平 距离 积 填缺 挖余 用 积 积 均面积 均面积 / +300 0 35.4 16.80 28.30 50 +350 33.6 21.2 / / / /

14.15 840 840 575 +368.442.5 5

38.05 15.70 18.45 702.0289.67 289.6 2 7 47.65 5.1 11.55 412.35

30

10.2 +380 52.8 合计 / 0 / / / 80 550.36 2092.38 58.91 58.91 491.45

1763.51188.1066.412.35 8 58 45 1.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第一坡段纵坡为7%,长度为200米;第二坡段纵坡为6%,长度为300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 纵坡长度限制表(米)

5% 900 6% 700 7% 500 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

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3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 编著 - 第三版 - 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课(7)在线全文阅读。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 编著 - 第三版 - 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课(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999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