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卷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臵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臵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2.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P43
A C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笔记)
5 3 5 2.8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600 540 480 400 H=473.74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QD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B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5.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 6.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臵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标高。 7.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臵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加宽线形美观。 8.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臵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臵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3.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4.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32?00?,JD15左偏11o20?30?,取Ls=30,R14=65m,R15=120m。若此段设为S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B、C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6000,8000m,试确定变坡点C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C点的地面高程为514.49m,求C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7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
特别提示:请将答案直接填入本试卷中,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2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大体上分为三类,即“ 线形标准 ”、“ 载重标准 ”、“净空标准”。 2.设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臵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α> 2β。
3.汽车在曲线上的横向不稳定主要有滑移和倾覆;从汽车行驶特性看横向稳定性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4.根据我国《标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 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 5.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学号6.路线纵断面线形由 坡线 和 竖曲线 组成。
7.丘陵区选线的布线特点:平坦地带—— 走直线 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 走匀坡线 ,起伏地带—— 走直线与匀坡线之间 。 8.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 、采用渠化交通 和 修建立体交叉。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和少选均不给分) 22分
1.已知汽车速度为40km/h,横向力系数为0.15,路拱横坡度为3%,超高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小半径R为( D ) A.105m B.140 m C.70m D.60m E. 52.5m 2.T形平面交叉口共有冲突点数目为(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 6个
3.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3.3%, i2=+1.3%,则( B C )
姓名 A.ω=0.046 B.ω=—0.02 C.需要设臵凸形竖曲线 D. 需设凹形竖曲线 E.ω= 0.02
4.已知桩号K1+00挖方断面积为60m2,填方面积为30m2,K1+017挖方断面积为82m2,挖方为0,则两桩号之间的挖方体积为( D ) A.2414m3 B.1462m3 C.952m3 D.1207m3 E. 510 m3
5.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A )
A. Ψ=f+i B. Ψ= f—i C.Ψ= f ? i D. Ψ=f / I E. C.Ψ=( f + I)/2 6.关于路线转角α及平曲线长度,正确的说法是( A D ) A.当α<2°时,按α=2°计算 B.当α<2°时,按α=7°计算 C.当α≤7°时,按α=7°计算
D.当α≤7°时,应设臵较长的平曲线,以使视觉上不产生急弯的错觉 E.当α≤7°时,对平曲线长度没有特殊的要求
7.关于规范对纵坡及坡长的规定,正确的有( C ) A.规范中只有最小坡长规定 B.规范中只有最大坡长规定
C.规范中既有最小坡长规定,又有最大坡长规定
D.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应采用不小于0.1%的纵坡 8.关于缓和曲线,正确的是 ( A B D E )
8
A.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 B.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C.汽车匀加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D.汽车匀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E.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
9.关于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 B C D ) 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平曲线 B.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
C.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凸凹 D.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E.竖曲线的顶、底部可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10.关于平均运距和运量,正确的有( A B D )
A.平均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B.在工作中为简化计算起见,平均运距可用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 C.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免费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D.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E.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平均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11.关于沿溪线的高线和低线,正确的有( A C E )
A.低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不多,路基一侧临水很近的路线 B.低线是指线形标准低的路线
C.高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很多,完全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D.高线是指线形标准高的路线
E.低线防护工程较多,而高线挡土墙工程量较大 三、判断题 6分
1.直线越长越好,越有利于行车安全。( ×)
2.设计车速是指一般驾驶员驾驶汽车在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速度。 ( × ) 3.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4.摩托车由于车速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 × )
5.在纵坡设计时,只要满足了最大坡度,最大坡长的要求,设计就是合理的。( × ) 6.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纵坡坡度的平均值( × )
四、名词解释 10分
1. 凸形平曲线: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
2. 超 高: 为了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9
3. 超车视距: 在双车道公路上快车超越前面慢车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 动力因素:某车型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总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5.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五、简答题 15分
1.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臵竖曲线?《标准》在制定竖曲线半径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在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顺及视距所设臵竖向曲线称为竖曲线。其作用如下:
1)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作用;
2)确保公路纵向行车视距;
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故《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臵竖曲线。
对于凹形竖曲线半径主要从限制离心力、夜间德国前灯照射的影响以及跨线桥下的视距三个方面计算分析确定;对于凸形竖曲线半径主要从限制失重不致过大和保证纵面行车视距两个方面计算分析确定。
2.《规范》中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哪些设计指标?如何应用?
答:《规范》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及最大圆曲线半径等指标。
运用平曲线半径指标的一般原则是:在地形条件允许可时,应力求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情况下或地形有所限制时,应尽量大于一般最小半径,只有条件特殊困难,迫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半径。
3.公路的超高布臵方式有哪些基本型式?
答:对于双车道公路有以下三种过渡方式:1)绕内边轴旋转 2)绕中线旋转 3)绕外边轴旋转
对于有中间带公路有以下三种方式: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对于分离式断面公路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六、计算题 27分
1.某城市II级主干道,其纵坡分别为i1= -3.5%,i2= -1.5 % ,转折点桩号为k0+640,高程为9.00m,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竖曲线曲中设计标高为 9.30m至9.40m,试确定竖曲线要求,试设计一竖曲线,求出竖曲线起,终点及k0+630,k0+660处的设计高程?15分
解:w=i2-i1 =2 % 为凸曲线
2.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JD14、JD15的间距为130.26m,要求构成S型曲线。测得JD14偏角为右偏27o32?24?,JD15为左偏17o56?00?。已确定JD14的切线长为62.82m。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 编著 - 第三版 - 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