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步 TIN转栅格
3D Analyst tools→convertion→fromTIN→TIN to raster,指定相关参数:采样距离 CELLSIZE 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tingrid。
#此过程中出现TIN to Raster失败,修改方案将输出路径修改。#
确定后得到DEM 数据:tingrid, 其中,每个栅格单元表示50m×50m的区域。
第5 步 TIN的显示及应用
在TOC中关闭除create tin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编辑其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ymbology,将edge types(边类型)和elevation(高程)前面的对勾去掉,点击add。 在add renderer(添加渲染)对话框中,分别选择如图两项(具有相同符号的边和具有相同符号的节点),点击add,最后点击确定。
将create TIN层局部放大,理解不规则三角网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TIN 转换为 坡度多边形,新建地图文档,添加要素create 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 [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进行渲染] 和 [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 这两项添加到TIN 的显示列表中。
4.2 DEM的应用
【实验目的】
掌握根据DEM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提取等高线,计算阴影图的基本方法;理解可视化的概念;学会地形剖面应用。 【实验内容】
坡度:Slope、坡向:Aspect、提取等高线、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可视性分析、地形剖面 【具体实验步骤】 第1步 坡度:Slope
3D anlyst tools→raster surface→slope→设置输出位置和名称slope→ok;
执行后,得到坡度栅格slope,栅格单元的值在[0 -81] 度间变化;
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symbology,重新调整坡度分级。将类别调整为5,点classify按钮,用手动分级法,将中断值调整为:8,15,25,35,9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GIS实习报告 - 图文(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