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生。
主观意图 信息 真假 善 真 假 真 不明 假 真 恶 假 图1-2 人肉搜索活动中的主观意图与真假把关
人肉搜索基本呈现为网民个体或小群体的平行把关,把关人主观意图的差别带来把关行为的差异,也间接左右了信息的真实度和事件真相。人肉搜索中,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强的网民,高度关注事件真相,积极主动对信息的流通和发布进行严把关;而有些把关人主观意图并不是很明确,或出于凑热闹、或只是短暂的热衷,虽然参与信息的把关,但并没有专心投入,把关行为介于实把关和虚把关之间,他们把关后的信息中夹杂着虚假信息;而有部分把关人主观意图为恶,虽然也在向外发布信息,但是并未对信息进行验证,是虚把关,甚至还有人以制造混乱为动机,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混淆公众视听,这则是假把关。平行式把关简化了信息流程,但虚假信息也夹杂其中。当虚把关和假把关后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并过滤,就可能影响或危害信息传播本身。个体把关人认知上的误区,使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时会把事实真相抹杀掉,却错把谬误当成真理,虚假信息夹杂在真实信息中进入流通领域,把关行为有可能失灵。如 “史上最毒后妈”、“女大学生被杀”等事件。
把关人理论的调试与修正
“把关人”理论的前提是在传播活动中,传媒组织按照某种行业规则履行把关职责。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经由把关行为进入传播的渠道。而通过分析人肉搜索活动中的信息把关行为,可以看到把关形态、把关方式、把关机制等都相应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把关形态 把关结构 把关重心 把关方式 把关标准 媒介组织把关 层层负责 层级式 组织内部 媒介组织控制信息流动端口 群体规范或组织价值标准 自媒体把关 个体负责 个体式 个体内心 个体内省后发布信息 取决于个人认知、价值观、法律作底线等 把关机制 组织制度 价值观 价值观或群体动力 人肉搜索把关 个体负责、小群体负责 平行式 微群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或群体依据一定事实发布信息 个人判断或事实本身 图1-3人肉搜索把关模式的变化
但把关失灵现象的存在,使人肉搜索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按社会学观点,风险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和真实的虚拟。只有当我们把风险想象成一种现实,或者更准确地说,想象成一种逐渐形成的现实(becoming real,一种虚拟)时,我们才可能理解风险的社会具体化。只有把风险想象为一种建构时,我们才可能理解其无限延迟的“本质”。人肉搜索把关失
[13]
灵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把关人本身没有意识到虚把关、假把关带来的社会风险,没有了解或希望了解自己随意的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
对风险威胁的感知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14]
。要杜绝把关社会风险:首先应培养个体
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风险意识。把关失灵的现象可以作为现在的教训和经验,而对未来把关活动中风险的感知不仅可以使网民个体形成“慎独”精神(即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还能使把关人的主体性与反思性判断深刻交织在一起,即对他人的把关结果能进行批判地思考和评估,杜绝个体在不确定性语境中作出决定。
其次,建立群体内的相互制约机制。只有将个体把关人的行为纳入有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群体范围中,并在内部形成相互制衡、监督的关系,才能不断强化个体的认知能力、增强个体在信息流动中的自主把关能力。而如何建构兼顾自由与责任的把关人群体机制,则有待于下一步理论的探讨和展开。
注释:
[1]
[15]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2]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3]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4]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发表论文
[5][6][7]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李希光:跨媒体新闻的悖论(上)http://www.southcn.com/it/ittout/200202260548.htm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 [8]
2003年8月13日晚上,陈力丹应邀在央视国际网站上作了主题为舆论导向的网上对话。 网址: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3/10/16/002016912.shtml
[9][10]
罗旭,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自媒体”传播看公民新闻背景下的媒介权力转移,国际新闻界,2009
年第1期
[11]
记者的身份仅限于在网络环境中,这种角色扮演更多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层面,心理上自认是记者,执行着记者的职能,在现实生活中则要回归自己的角色本位。 [12]
喻国明教授对“无影灯”效应这样描述:“可能一个人不那么值得相信,但我们看到了一万个人,十万个人,一百万个人,一千万个人同时在线探寻一个事件真相的时候,它所对于真相本身揭示的全面深刻和细致完整,这是任何一个传统媒介,哪怕最优秀的记者都难以做到的,因为大家互相补充,互相纠错,互
相印证,这样一种(我们把它叫做)“无影灯”(效应),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媒体,单一的记者所不能比拟的。” [13]
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编著,赵延懂、马缨译《风险社会及其超越》,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23页。 [14]
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编著,赵延懂、马缨译《风险社会及其超越》,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15]
慎独出自于《礼记·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肉搜索与把关人理论的再调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