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据图可知( )

【导学号:12720011】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2)东北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不需要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其25°以上坡耕地比重也是最大的;25°以上坡耕地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该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也较大,故该地区灌溉设施应较多;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当地耕地面积×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故西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由于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较东部地区高,因此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第(2)题,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较多,夏季有丰富的降水,因此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耕地比重小。

【答案】 (1)D (2)A

南方与北方 [合作探讨] 下图是位于我国江苏淮安(位于淮河沿线)的地理分界标志。

探讨1:这条分界线经过我国哪些地区? 【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

6

探讨2: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

【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最冷月均温0 ℃等温线。

(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探讨3: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其原因。

【提示】 主要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主要原因:比较而言,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获得较多的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透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核心点击] 1.自然条件差异

区域 项目 位置 地形 1月均温 无霜期 气候 ≥10 ℃积温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南方 约32°N~34°N以南 以低山和丘陵为主 0 ℃以上 8~12个月 4 500~8 000 ℃ 热带、亚热带 800毫米以上 湿润地区 北方 约32°N~34°N以北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0 ℃以下 3~8个月 1 600~4 500 ℃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800 毫米以下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有 7

水量 河 流 含沙量 结冰期 土壤 大 小 无 红壤、砖红壤 小 大 有,自南向北冰期渐长 棕壤、钙质土、黑土、黑钙土,部分地区有盐碱土 植被 2.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区域 项目 南方 北方 工 业 资源条件 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轻工业发达和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水田为主 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以水稻为主 香蕉、柑橘、龙眼等 以油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以大米为主 煤、石油和铁矿资源丰富 工业生产 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主要水果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主食 以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以小麦、玉米为主 苹果、梨、桃、杏等 以花生为主 以甜菜为主 以面食为主 农 业 居民生活 传统民居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 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暖 8

传统交通 [体验评价] 以船为主 以马为主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C.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解析】 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第(2)题,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

【答案】 (1)B (2)C

4.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完成(1)~(2)题。

(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导学号:12720012】

A.南

B.北 C.东 D.西

(2)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措施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是湘,它位于湖北省的南方。第(2)题,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区域差异时,可根据下图进行:

【答案】 (1)A

9

(2)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发展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

西部大开发 [合作探讨] 云南民俗中存在着“女儿国”和“君子国”现象。“女儿国”指丽江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母系社会。摩梭人盛行走婚制,“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担任家长,组织全家的生产和生活,负责对外社交活动。“君子国”指怒江傈僳族人的原始社会性质的村社组织。在傈僳族人的村社组织内,土地公有,共同耕作,互助盖房,共同负担债务,杀猪同食,煮酒同饮。

探讨1:云南属于我国哪个地区? 【提示】 西部地区。

探讨2:从材料中可知云南具有哪些资源?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丰富的旅游资源。

制约因素有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 [核心点击] 1.地理条件

(1)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镍、铝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水能资源丰富。另外,西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也很丰富;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漫长的国界线,便于与邻国的经济联系。

(3)第二亚欧大陆桥、南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对外联系加强。 (4)广阔的潜在市场。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

(6)不利条件:西北干旱,西南多山;交通不便;工业较落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

2.开发重点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体验评价]

5.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中央安排,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民生为主,惠及百姓”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首要原则。下表是部分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地区和援疆计划、思路。 省市 对口支援地区 援疆计划、思路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2)在线全文阅读。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96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