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1.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四大地区的差异
阅读教材P13~P18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 地区 东部(A) 冀、京、津、鲁、苏、沪、范围 浙、闽、粤、琼、港、澳、台13个省、市、特别行政区 3.表现 中部(B) 西部(C) 东北(D) 黑、吉、 辽3晋、豫、皖、内蒙古、陕、甘、宁、青、新、鄂、湘、赣6个省 渝、川、云、桂、贵、藏12个省、市、自治区 个省 1
(1)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正误判断:
(1)我国东部地区的范围就是沿海各省级行政单位。( ) (2)划分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密度。( )
【提示】 (1)× 我国东部地区中北京不临海,其他都临海。
(2)× 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
教材整理2 南方与北方
阅读教材P20~P21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2.区域差异 北方 跨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自然条件 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限制性 因素 地位 成就 面临 问题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长期以来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 南方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 沿海地区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正误判断:
2
(1)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和水土流失。( )
(2)长江三角洲和三江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都临海洋。( )
【提示】 (1)√ 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降水少,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东北部,不临海。 教材整理3 西部大开发
阅读教材P22~P23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3.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落后。 (2)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
(1)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2)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4)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5)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8)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正误判断:
(1)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资源开发和环保建设中资源开发是重点。( ) (2)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
(3)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
【提示】 (1)× 西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西部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缺乏,技术落后。
(3)√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所以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
3
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需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四大地区的差异 [合作探讨]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内陆省份都会有大批农民离乡去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形成壮观的民工大潮。
探讨1:内陆省份的农民工去东部沿海城市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东西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东部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探讨2: 四大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部分地区随着资源开发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时期。
[核心点击]
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
目前,我国四大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归纳如下: 地区 优势条件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东部 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 存在问题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 4
“高精尖”方向发展 山西煤炭外运,黄土中部 能源、矿产丰富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高原水土流失,水患、原材料基地,东西交通建风沙危害 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轻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有70%国境线,利于沿边贸西部 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广阔 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地广人东北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稀,粮食商品率高;海运便利,科技投入不足,工业铁路发达;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重工业基地 单一,污染严重 协调 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四大地区互补发展 [体验评价] 1.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差异,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划分四大经济地区依据的是( ) A.自然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数量 D.对外开放程度
(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区对应一致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北地区 B.内蒙古、山西、西藏——西部地区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地区
【解析】 第(1)题,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第(2)题,结合四大地区的范围可知,浙江属于东部地区,山西属于中部地区,江西属于中部地区,故选D项。
【答案】 (1)B (2)D
2.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读图,完成(1)~(2)题。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