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科学
(5)依据上海市模具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教材应体现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6)教材应反映模具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使教材富有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严谨治学的作风
(2)教学过程中,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注重教学实效
(3)创设专业岗位工作活动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实训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4)选用典型模具零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具备模具零件检测的基本技能
(5)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形象意识、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及环保意识
4.3教学评价建议
(1)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技能竞赛、阶段测验、师生互动等手段,加强考核 (2)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培养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3)根据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4)充分肯定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当引进先进模具检测技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扩大学生视野
(2)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加快学生角色转换,缩短工作岗位磨合期
(3)充分使用公共开放式实训中心的资源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可供相关专业教学、培训等参考
31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模具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岗位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了解机械机构及金属材料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为学生今后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结构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常用机械机构及气压与液压传动等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为线索,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手册查阅、实验实训方式,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有机整合、循序渐进,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并融合模具制造工(四级)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学习单元和课程内容。
建议课时56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机械基础知识,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相关项目,达到职业标准的相应能力;培养学生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 了解模具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模具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 能根据不同模具选择不同的模具材料,能识别模具类型、结构 ? 能正确选用模具零件的连接方式 ? 能正确选用模具用标准件
32
? 能正确校核模具主要零件的刚强度 ? 能识别常用的机构
? 了解气压与液压传动在模具结构中的应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知识、技能、态度) 1、 了解模具材料常识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活动一:模具材料认识 (1)了解模具材料的分类 参观材料研究所或模具企业;(2)了解模具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讲解模具材料的(3)了解材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识别模具材2、 选用冷冲压模具材料 料种类 (1)了解冷冲压模具选材要求 模具材料(2)了解冷冲压模具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活动二:选用 (3)了解冷冲压模具常用材料硬度测试 讲解模具材料手册查阅方法;3、 选用注塑成型模具材料 学生查阅手册;操模具材料(1)了解注塑成型模具选材要求 作硬度测试仪;完及热处理 (2)了解注塑成型模具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成材料硬度测试报告 法 活动三:模具材料(3)了解注塑成型模具常用材料硬度测试 热处理介绍 4、 了解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讲解模具材料常用热处理作(1)了解模具表面强化处理技术 用与方法 (2)了解注塑成型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活动四: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讲解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及表面处理方法 12 33
1、 了解常用机构的类型 (1)了解杠杆机构与平面连杆机构 (2)了解摩擦机构 (3)了解斜面摩擦与楔块传动机构 活动一:常用机构认识 讲解、演示常用机构的工作过程 2 (4)了解凸轮、棘轮机构 活动二:常用机构应用 (5)了解槽轮机构与其他间歇机构 观察模具工2、 了解常用机构在模具中的应用 作过程;讲解常用模具常用机械机构在模具(1)了解摩擦与摩擦机构在模具中的应用 机构初识 中的应用 (2)了解间歇机构在模具中的应用 活动三:气压、液(3)了解斜导柱、斜滑块、齿轮齿条抽芯机压传动介绍 构在模具中的应用 观察模具工作过程;讲解、演3、了解气压、液压传动系统在模具中的应用 示模具中气动、液(1)了解气动、液压抽芯机构的构成与构件 压传动装置 (2)了解气动、液压抽芯机构在模具中的应用 1、 掌握模具零件的连接与固定方式 (1)掌握模具零、部件的连接方法 (2)掌握模具零、部件的固定方法 2、 会正确选用标准件 (1)了解标准件的分类 模具零件连接与配合 (2)掌握标准件选用原则 3、 会选用模具零件的配合方式 (1)了解零件常用配合形式 (2)能选用模具零件配合方式 活动一:连接模具零、部件 讲解零、部件连接、固定形式与作用;学生拆装组合件 活动二:标准件选用 讲解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及选用原则;学生识别标准件 活动三:选择零件配合方式 讲解零件配合形式与特征;学生完成模具零件配合 16 3 20 34
1、 了解模具有关零件刚度和强度概念 (1)了解模具零件强度校核方法 4 模具零件的刚度和强度认识 (2)了解模具零件刚度校核方法 2、 了解工作零件失效形式 (1)了解模具工作零件失效现象 (2)了解防止模具零件失效的措施
活动一:零件刚度和强度介绍 讲解与演示零件强度、刚度概念;观察工作零件的失效形式 8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建议
(1)在行业专家对模具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模具制造工》(四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设计教材,加强实践内容,选用典型模具结构。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按照模具机械基础的特点,结合实际,突出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5)依据上海市模具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教材应体现先进制造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6)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在教材中应充分体现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使教材富有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严谨治学的作风
(2)教学过程中,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注重教学实效
(3)创设专业岗位工作活动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多媒体教学与模具实物相结合,以提高本工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