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主观条件,有了这个主观条件,就可以充分发挥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可能性最后变为现 实。 农村包围城市是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 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
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
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而它在中国发生,当有其独特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4.已建立了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
5.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说,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犯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要紧的条件。
以上五个条件,前三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最重要;后两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了这个主观条件,就可以充分发挥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可能性最后变为现实。 。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正文
【摘要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持续三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国内革命局势急转直下,中国革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也为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 革命道路 ;探索; 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完善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毛泽东作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集中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大革命成败的经验教训,果断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
三、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大意义
新的实践需要做出理论的回答。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
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成功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到中国革命战争、国防建设的实践中,坚决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引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为打赢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高新技术大量运用于战争,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杀伤能力成倍增长,对战争胜负带来重大影响。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战争的性质、人心向背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进行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必然因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获胜。
总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得以成功,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展,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渊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