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应注意,ESB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适应服务系统的技术差异,才进行通讯的适配,从系统的规范化和易维护性角度考虑,不推荐被动的对请求系统进行通讯协议适配。 接入框架提供了对各种通讯协议的转换适配器,可以满足上述协议转换要求。MQ自身作为消息中间件为JMS通讯协议提供底层的通讯服务。但ESB作为企业服务总线需要有大吞吐量,而同步服务并发有限,容易造成资源的阻塞,以异步的方式进行访问,而MQ作为消息中间件,是最好的异步通讯方式。
2.4.4 消息格式转换
支持通过元数据管理消息格式定义;支持任意类型报文之间的转换。
消息格式转换是集成类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ESB系统对于消息格式的转换是基于配置实现的,因此消息报文的的数据域需要在配置中进行定义。
ESB的服务接口规范标准中包括规范中使用的数据域。在ESB系统内部数据域分为不同的类型、长度、精度等表示形式,ESB系统引用预先定义的、规范化的元数据对服务接口规范进行描述,使用元数据可以是规范定义工作更加规范化、减少冗余、便于管理和统一维护。
元数据可根据应用范围划分成不同的“域”,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方便维护和管理。 ESB系统一般通过配置方式实现标准与非标准的报文转换,包括:格式转换和数据映射,对于复杂的映射规则可以通过增加映射功能函数(服务组件)的形式实现
第21页,共38页 MBSD接入框架提供了可配置的定长、变长报文转换组件,以及可扩展的接口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格式的报文转换。同时接入框架提供了MBSD元数据管理功能,能够方便的定义报文的元数据,为报文的转换以及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目前已经支持XML,定长等多种报文格式。
2.4.5 服务路由
基于服务ID、内容、结果等方式路由;交易流程能使用智能路由组合多个子交易。 我们采用两个层次的路由:
? 前端API进行的服务通路路由。前端API根据ESB平台提供的接入参数信息决定采用哪条通路(MB/WEBMETHODS)进行服务访问。
? 核心的交易路由。由MB/WEBMTHODS核心进行路由,根据交易码决定哪个后台服务系统进行服务访问。 路由方式: ? 服务ID路由。也就是交易码进行路由判断。
? 数据依赖路由。动态的根据报文中的数据和配置业务规则进行路由选择。 ? 复杂流程路由。在复杂组合交易中根据每一步的响应结果和配置的复杂交易流程来进行路由选择。此路由在ESB平台的流程配置来实现。
2.4.6 监控和运维
第22页,共38页 提供服务调用的记录、测量和监控数据;提供事件检测、触发和发布功能;支持产品版本升级后对现有组件的兼容性。
ESB系统应记录每一次服务访问的流水信息,用于统计和分析。记录过程应该是高效的,应避免流水的记录影响服务的执行效率。流水记录一般只记录服务过程的摘要信息。需要时,可以通过开关控制打开或关闭详细的报文信息。
系统还应及时捕获服务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异常信息,通过统一的控制台发出报警,警示信息应划分异常的类别和级别,对于重要的异常还可以通过短信等手段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监控管理的接口定义应是可扩展的,例如异常种类、异常级别、流水信息数据项等,做到信息的获取与后续的处理动作无关,从而保证接口的兼容性、稳定性。
2.4.7 服务等级
可定义不同的服务等级并实现具体内容。
可以从多种维度来定义服务的属性,包括服务的级别。服务的级别可以关联到不同的处理动作。
服务级别与处理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规则进行定义,实现功能的灵活定义与扩展。关联的动作可以是:处理的优先级,异常提醒方式等。
第23页,共38页 2.5 系统非功能需求
2.5.1
可用性
系统能提供功能方面的各种需求的实现,在运行环境下提供7*24小时NONE-STOP服务;ESB是服务访问的枢纽,不允许由于系统的故障和恢复过程中断系统服务,ESB应采用群集模式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群集模式还可以使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数据库服务器、通讯接入服务起等模块的高可用性需求,为降低实现方案的复杂度和实施成本,可采用设备之间相互热备的方式。例如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和归档数据库服务器采用热备的方式保证高可用性。
系统自身的批量处理,如:数据归档清理,日志归档等工作,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系统7*24小时连续运行。
需要定期进行的系统资源累积效应消除动作,如:定期重启Java虚拟机消除长期运行后的堆栈碎片,应保证在其他群集模块正常运行的情况依次进行,保证系统服务不间断。系统的配置更新应采用动态刷新的机制联机进行,避免配置更新对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影响。
2.5.2 可扩展性
系统可以在CPU、内存等资源增加及扩容的情况下自我线性扩展处理能力;系统的架构设计要保证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可按照负载情况,单独进行横向的扩展,以提高处理能力。应保证处理能力随硬件资源的扩展呈线性增长。
第24页,共38页 2.5.3 可维护性
统具有较为完善的用户管理界面,提供对系统所有功能的维护与参数配置管理的功能; 系统涉及到多种平台产品和技术、采用多物理分区的部署方式,单独对每个分区进行监控和维护是不现实的,必须提供统一的管理监控界面,实现系统的集中统一管理、监控和维护。
2.5.4 安全性
提供认证和授权、不可否认和机密性、安全标准的支持等。
ESB系统作为服务访问的中间层,除了发布标准的安全规范以外,还要满足各类集成应用的安全需求,要实现与存量服务系统的安全协议支配,因此ESB需要支持通讯层面,应用层面的安全技术标准。例如:对标准安全协议的支持,通讯过程加解密,MAC校验,PKI,特定场景的数字签名等。
2.5.5 性能需求
统能通过招标人的压力测试。
性能指标:日均1000万笔数据,ESB对于关键数据的处理时间<1秒,对于非关键数据ESB的处理时间<2秒。
第25页,共38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企业服务总线ESB方案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