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某市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副本(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 Pb?1.01?310?9H80?01?.013?10?98?005 3.8?Pa1.3854510空气离开好氧反应池池面时,氧的百分数为:

Ot?21??1?EA?79?21??1?EA??100%?21??1?0.18?79?21??1?0.18??100%?17.9%

好氧反应池中平均溶解氧饱和度计算(按最不利的温度考虑):

PbOt??Csb(30)?Cs(30)??? 542??2.026?10式中 Cs(30 )标准大气压下,30?C时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查表得Cs(30)?7.63mgL。

Csb(30)?1.3854?10517.9??7.63?????8.47mgL 52.026?1042?? 标准需氧量(换算为20?C时的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R0?R?Cs(20?)??????Cs(T)?C??1.024?T?20?

式中 Cs(20?) 标准大气压下,20?C时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查

表得Cs(20?)?9.17mgL;

Cs(T) 标准大气压下,T?C时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mgL;

? 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速率之比,一般采用0.5~0.95; ? 污水中饱和溶解氧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值比,一般采用

0.90~0.97

? 压力修正系数。

设计中取?=0.9,?=0.95,C=2mgL,?=1.0 R0?22760.6?9.170.9??0.95?1?8.47?2??1.024?30?20??30255.68kgd?1260.65kgh

最大标准需氧量:

34

R0??R?Cs(20?)???????Cs(T)?C??1.024T?20??31101.2?9.170.9??0.95?1?8.47?2??1.024?30?20?

?43325.15kgd?1805.21kghR0?R043325.1530255.68 最大标准需氧量与标准需氧量之比: 好氧反应池供气量计算:

平均时供气量为:

Gs?R00.3EA???1.43

1260.650.3?0.18?23345.37m3h 最大时供气量为:

Gs??R0??1805.210.3?0.18?33429.81m30.3EAh

2、曝气机数量计算(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设计中计算两种曝气机,分别为:鼓风微孔曝气器和垂直轴表面曝气机 第一种:鼓风微孔曝气器计算

按供氧能力计算所需要的曝气机数量,计算公式为:

n?R0?3qc

式中 qc——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好氧反应池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

?kgO2??h?个???。

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知:每个曝气头通气量按1~3m3?h?个?时,服务面积为0.3~0.75m2个,曝气

?器氧利用率为EA?18%,充氧能力为qc?0.14??kgO2?h?个??

则 n?1805.21?4298个

3?0.14FnV1nh10407.84298?4以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进行较核:

f????0.61m2在0.3~0.75m2个之间,符合要求。

第二种:垂直轴表面曝气机——曝气转碟

采用垂直轴表面曝气机,每组氧化沟设4台,共12台。曝气机的动力效率

35

为2.0kgO2?kW?h?,则单台曝气机的功率为76kW。

4.1.9鼓风微孔曝气器空气管路计算

按照图4-1所示的平面图布置空气管道,供风干管采用环状布置。每根干管的供气量为Q?v?10ms。 4Q4?3.0953.14?1013G??33429.813?11143.27m33h?3.095ms;流速为:

管径:d??v??0.628m,取干管管径为DN650mm。

4.2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对称布置,有圆形和正方形。主要由进水管、出水管、沉淀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按进出水的形式可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类型,其中,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应用最广。周边进水可以降低进水时的流速,避免进水冲击池底沉泥,提高池的容积利用系数。这类沉淀池多用于二次沉淀池。本设计中采用机械吸泥的向心式圆形辐流沉淀池,进水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4.2.1设计原则设计参数

1、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下表的规定取值

4-4 沉淀池的设计数据 表面水 沉淀 沉淀池类型 时间 h m每人 每日 污泥 含水率 % 力负荷 3固体负荷kg?m 2?h?污泥量 g人?d ?m2?d? — ?150 初次沉淀池 二次 沉淀 池 生膜 法后 活性污泥法后 0.5~2.0 1.5~4.0 1.5~4.5 1.0~2.0 16~36 95~97 96~98 99.2~99.610~26 1.5~4.0 0.6~1.5 12~32 ?150

2、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Om。

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36

5、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8、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10、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12,水池直径不宜大于50m。

11、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当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12、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13、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

4.2.2设计计算

设计中选择四组辐流沉淀池,N?4,每组设计流量为0.376m3s。 1、沉淀池表面积

F?Qnq'?1.50463?36004?1.5?902.8m

2式中 Q——污水最大时流量,m3s;

q'——表面负荷,取1.5m3m2?h; n——沉淀池个数,取4组。 池子直径:

D?4F?4?902.83.14?33.91m 取34m。

?2、实际水面面积

F??4Qn?D2?D42???3442?907.46m

2实际负荷 q??4?1.50463?36004??342?1.49m/m?h32,符合要求。

37

3、沉淀池有效水深 h1?qt'

式中 t——沉淀时间,取2h。

h1?1.5?2.0?3.0m

径深比为:

Dh1?343?11.33 在6至12之间。

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X???R1?RXr

则 Xr??1?1?1??X?1?????4000?9000mgL R?0.8??采用间歇排泥,设计中取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为T?2h

V1??1?R?QXT12??1?0.8??100000?4000?212??4000?9000??4?24?2307.7m3

?X?Xr?N5、污泥斗计算 h5??r?r1?tan?

式中 r——污泥斗上部半径,m; r1——污泥斗下部半径,m; ?——倾角,一般为60?C。

设计中取 r=2m,r1=1m。

h5??r?r1?tan???2?1??tan60?C?1.73m 污泥斗体积计算:

V5??h53?r21?r1r2?r22??3.14?1.733?22?2?1?12??12.7m3

6、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

设计中采用机械刮吸泥机连续排泥,池底坡度为0.05 h4?D?2r2?0.05?34?42?0.05?0.75m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体积:

V4??h412?D2?DD1?D12??3.14?0.7512??34?34?4?422??256.7m3

3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市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副本(8)在线全文阅读。

某市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副本(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54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