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理论考试答案全集(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精确制导技术有哪几类?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哪些? -

答:(1)精确制导技术主要包括寻的制导、遥控制导、惯性制导、地形或景象匹配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复合制导等六类- (2)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鲁纳斯(GLONASS)。 -

25、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点? -

答: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其基本特点有: - 1、信息技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能力。 - 2、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构成信息网络化战场。 -

3、全时空的制信息权的斗争使战场空间扩大,战争进程缩短,战场空前透明,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天地一体作战、网络空间作战、战争消耗大等 -

26、从应用角度来划分,军事高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

答:(1)侦察和监视技术;(2)伪装与隐身技术;(3)精确制导技术;(4)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5)自动化指挥技术;(6)军事航天技术;(7)核、生、化技术;(8)新概念武器技术。 - -

4、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

答:(1)大国关系主导着世界事务,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

(2)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态势 -

(3)为了在国际战略格局占据重要的地位,各主要国家普遍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新一轮军备竞赛全面展开。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

(4)尽管国际军控与裁军的进程举步维艰,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5)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6、论当今新军事变革的动因 - 一、简答题 -

6、为什么要培养我国国民的国防精神和国防意识?-

13、请定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并说说为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的军事思想- 14.信息化战争作战有哪些样式?-

20.说出“党指挥枪”原则确立的背景并说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涵义。- 二、论述题 -

7.就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天灾和台独、藏独、疆独制造的人祸,谈谈在和平年代我国武装力量如何进行军事训练? 8.谈一谈日本对我国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9.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谈中日钓鱼岛之争背后的利益之争。

10.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以及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11. 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投入到国防活动和国防建设中去。

12.新中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请你就此谈谈对“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句话的理解。

13.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但是恐怖主义精神领袖本拉登已死并不意味着恐怖主义没有了滋生的土壤,请就此分析一下未来恐怖主义的走向和影响。 14.谈谈利比亚战争对我国在非洲发展友好关系、拓展国家利益环境的影响。

15. 今年十月十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撤离伊拉克,从而终结九年伊战。关于伊拉克战争,亲美方认为,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正义之举,是雪中送炭,是人道主义关怀。理由是,萨达姆是暴君,是独裁者,是杀人魔头,萨达姆政权是专制政权,面对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政权,国际上应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用武力进行武装干涉,以此去解放受苦受难的伊拉克人民。可反方却认为,伊拉克是主权国家,美国攻打伊拉克未得到联合国的授权,是违反国际法的,是非正义的,美国攻打

伊拉克并不是什么人道主义关怀,是借人权问题干涉他国内政,是谋取中东的石油利益,是霸权主义行为,理应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呢?

16.谈谈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以及我国在该方面的政策。

17.谈谈你对“英雄”概念的界定,并说说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部分参考答案: -

6、答: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它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意识(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国家防务所形成的意识和潜意识。包括三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居安思危的观念和爱军习武的观念。时代在呼唤民族之魂。国防意识、国防精神是民族之魂的核心。振奋和培养民族精神,首先要培养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进行国防教育,既能为保卫祖国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事业打好思想基础,又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0、答:1)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另外从人口、资源、战线,正义非正义等角度论述) - 2)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 - 3)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

13、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想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2)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3)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和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基础上,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大大前进了一步。主要是:①对以前尚未遇到的新课题,第一次提供了科学答案。如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新道路。②在前人未曾开垦的理论领域,首创了全新的学说。如军事辩证法。③把过去已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如人民战争。④把以往的一些理论预见,变成了完整而成功的现实。如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应有自己的表现的预言,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⑤在先哲们没能完全解决或解决得不理想的问题上,作出了迄今最成功的回答。如怎样建设一支永远保持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当代丰碑,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

14.答:1.情报信息战;2. 网电一体战;3. 精确火力战;4. 心理作战;5. 特种作战;6. 太空作战。- 20.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涵义: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军队;(2)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军队的政治领导;(3)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军队的组织领导。“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二、论述题:

7.我军所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时代性的挑战。军事训练不仅包括战争军事行动:信息作战、机动作战、城市防空、边境作战;还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反恐维稳、应急处突、抢险救灾、奥运安保。论述的要点: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教师斟酌打分。

8.答题要点:(1)日本与我国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2)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3)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4)加强对我国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5)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论述的要点: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教师斟酌打分。

9.答题要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1994年生效,公约规定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我国1985年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确立了各个国家领海的权力和范围。在主权国拥有的岛屿向外推12海里,是主权国的领海,是领土的组成部分,再有就是大陆架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权国也拥有相应的权力。《公约》正是用这些规定确立了主权国的海洋权益,每个国家都会确立自己的领海和经济专属区从国际法上来讲,

17

确认一个地域的领土主权要根据四个最: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最早连续不断地有效行政管辖。一个国家只有在具备这四个要素的情况下,才可证明不管距离远近都具有该地域的领土主权。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晚也应该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约1403年就发现了钓鱼岛,而且同时进行了命名。1900年日本人才把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比中国的命名晚了将近500年。而在行政区划的管辖上,中国从明清开始就作为海防政区。而日本是从上一个世纪70年代才开始。无论从历史还是大陆架的海底自然延伸来说,钓鱼岛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钓鱼岛背后利益之争(1)经济价值:略;(2)军事价值:略;(3)交通、运输价值:略。

13.首先,本拉登被击毙并不意味着恐怖主义没有了滋生的土壤。恐怖主义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关、跟民族矛盾有关、跟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有关,跟西方国家大举的文化入侵有关,跟民族分裂主义有关。这些因素,不是一个本拉登之死便能消灭掉的。再次,本拉登之死是否意味着新一轮恐怖主义袭击的到来?最后,美国击毙本拉登,是否会助推美国在外交中更加尚武的倾向。很显然,恐怖主义复杂的根源,让其解决不能采取简单的武力的方式。多从经济上入手消除贫困的根源,在文化上多一份相互尊重的精神,配之以政治上的运筹帷幄,实现全方位的治理,才是应对恐怖主义的正道。单纯的依靠武力,或许会带来恐怖主义的新的高潮。 一、名词解释:

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活动,是全体国民为保卫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亦称战争动员。 4、国防教育:它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5、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6、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艰难困苦作斗争的思想行为,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7、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精神。

8、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9、兵制:即军事制度,简称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0、后备力量:是指经过动员可以直接为战争所用,战时能迅速转化为直接和间接参战的军事力量。 11、军种:军队内按主要作战领域、使命和武器装备划分的基本类别。 12、兵种:军种内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划分的类别。

13、陆军:陆地上作战的军种。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陆军已成为一个多兵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合成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现已发展成诸兵种合成军种。

14、海军: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独立地在海上作战,有能协同陆、空军和第二炮兵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49年4月23日。

15、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空防合一、以航空空间为主战场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成立。 16、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装备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执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是60年代中期新成立的独立的兵种,由中央军事委员直接指挥,于1966年7月1日成立。它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

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17、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等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8、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同新时期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0、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1、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2、战争规律:是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诸方面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3、一般战争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战争之中的内在本质的联系。

24、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政治、军事和安全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

25、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26、威慑:是指国家和政治集团,通过显示武力或表示准备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不敢采取敌对行动或行动升级的军事行动。

27、战略威慑:是在战略全局上进行威慑的战略行为。

28、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集团)直接、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29、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并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30、军事高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1、制导技术: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引导和控制武器系统对目标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32、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33、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34、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35、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一般包括电子进攻、电子防御和电子战支援三个部分。

36、隐身技术:又称隐性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37、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称空间技术。

38、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作战。

39、新军事变革:指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大提高。

40、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4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42、战术:指导战斗的方法。

43、火炮: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19

44、枪械: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下(含20mm)的身管射击武器。

45、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实力、潜力的总和,包括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科技与生产能力等。 二、简答题:

2、中国古、近代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答:(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国防建设遵循的基本方针; (2)国防建设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

(4)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5)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

5、《国防教育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答:一是指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是明确了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 三是突出了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 四是规定了社会国防教育的方法、内容; 五是强调了国防教育的保障与法律责任。

6、什么是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1)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7、陆军的编成及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编成:陆军有陆军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和汽车兵、测绘兵、气象兵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陆军的编制序列通常按方面军(战时编成)、集团军(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成。

(2)任务:抗击外来的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8、第二炮兵的任务是什么?

答:(1)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从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 (2)打击敌重要的经济目标,消弱敌战争潜力; (3)打击敌空、海军基地,消弱敌远程作战能力; (4)打击敌军政指挥中心,破坏敌战略指挥; (5)打击敌交通枢纽,切断敌机动; (6)打击敌重兵集结地,杀伤敌有生力量,消弱敌作战能力; (7)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

9、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及编制序列?

答:武警由内卫部队和属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部队和公安警卫系统以及交通、水电、黄金、森林警察部队组成。全国设有总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区)编有武警总队,下辖若干支队、大队、中队。

10、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军事思想是各种军事理论、军事原则的理论基础,对军队建设、作战行动和国防建设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其一: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其二: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其三:为从事各项军事时间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26、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1、战场空间多维化; 2、作战力量一体化; 3、战争过程短暂化; 4、战争行动实时化; 5、作战样式多样化;6、作战效果精化。

27、什么是新概念武器?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有哪些?

答:(1)新概念武器:是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高新信息技术和新的毁伤机理制造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的全心信息武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武汉理工大学军事理论考试答案全集(4)在线全文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理论考试答案全集(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28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