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小题1】(3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帘(2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小题1】(3分)第二段总说帘的诗情画意、变化多端(1分),第三段介绍帘所起的“隔”的作用和帘的韵事、妙解(1分);第四段、第五段介绍各种各样帘的美(1分)。
【小题1】(4分)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答出一个即得1分),形象生动地说出帘的多种妙用(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 【解析】
【小题1】说明文的开篇一般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即可。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8.现代文阅读(27分)
㈠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小题。(15分)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
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间简易房,促使我多看两眼的原因,是我想知道什么人住在这里。
是父子俩,白天他们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在这儿,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看上去只有一米六的样子,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一点也不相像,只是腿脚也不好。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也收破烂儿,有一辆破三轮车。搬家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给了他们——旧书旧报旧家具,还有一张小床。我说:“不要钱,是我送给你们的。”
显然,他们很感动。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男人姓白,是从安徽过来的,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他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方,靠捡破烂儿生活。
男人舍不得花一分钱,常年穿着那身破衣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身新的。他们在简易房里过年,有人给他们送饺子,我送了单位里发的腊肉,他感激地说:“城里人真好。” 那天,有件事使我大吃一惊。下班回来,邻居突然对我说,老白好像有对象了。我说:“真的啊,谁能看上他啊?”可后来,我还真看到了。
是一个也拉扯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家在本地,有房子,打算和他一起过。老白却不愿意。我有点纳闷儿,去问老白,老白抽着烟,一袋一袋地抽着。他说:“我不敢结婚,一是怕耽误人家,二是我得攒钱。儿子的腿要做手术,得十多万。大夫说越早做越好。我不能让他一辈子一拐一拐的走路。我不能结婚,一结婚,负担就更重了。”
后来,我很多天没有看到老白,我总怀疑他去了外地,因为简易房拆掉了。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十几万,什么时候可以攒够啊?! 再后来,我听说了一件事,眼泪当时就掉下来。
是我朋友那里出了事。朋友是做建筑的,招了一个男人,没做几天,就从楼上掉下来了,公司要给他治病,他说:“别治我了,我都四十多岁了,赔我点钱,给我儿子做手术吧。” 公司的人不理解,也不愿意给这笔钱。男人哭着说:“求求你们,给他做手术吧,我……我是故意的……出了意外就会赔钱,我想让你们给我儿子做手术,这孩子跟着我不容易;我还想告诉你们,儿子……儿子是我捡来的,我根本就不能生育……”
所有人惊呆了。那个朋友哭了,他告诉公司的人,给他儿子做手术,也要救他!
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后再也不一拐一拐地走路了,可男人仍然是一拐一拐的,父子俩依旧捡破烂儿为生。
过年过节,父子俩就给我的朋友送点玉米山芋过去,他们知道感恩。我的朋友仍然穿梭于生意场上,可是,他忘不了那个秘密。
老白曾说:“这个秘密我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儿子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爹。”老白倾尽所有爱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的生父。
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那应该是世界上最令人心酸的秘密了。 也许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我爱你,不图一丝回报;我爱你,用我的心,用我的命,用我的所有——只要我有。 (选自《读者》2009年第9期,作者程青衣。原文有改动。)
【小题1】文题“世上最心酸的秘密” 是指什么?“心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文中老白对儿子的爱表现在哪几件事情上?用简要的语言写出其中的两件事情。(2分)
【小题3】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划线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4分) (1)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 (2)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小题4】读了全文,你觉得老白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结尾一段,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3分) 【链接材料】出生于1991年的孟佩杰,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被评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我的启发:
【答案】
【小题1】①老白倾尽所有爱着他的儿子,儿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生父。②同情、敬重。
【小题1】①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②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③过年只给孩子买新衣服而自己常年穿破衣服。④媳妇走了,自己一个人领着孩子过生活。(任意写两件)
【小题1】(1)突出老白父子俩生活极其贫困、艰难。(2)这是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铺垫。 【小题1】懂得感恩、关爱儿子、关爱人家 【小题1】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 【解析】略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即所谓的“尺素书”的由来。 ②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在远古的中国,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利用绳结来传达信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又得到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牍、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写文字,用来记事与交流,其中用作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便是木牍书、竹简书,统称为“尺牍书”。“尺牍书”和后来出现的“尺素书”都是我国早期通信的主要方式。
③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尺素书”虽然轻便,但用材昂贵,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各种免费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邮件服务,但人类的通信发展并未停止,更新的通信方式,如手机短信等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随心,更为便捷。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不悖,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怀,更有人和人之间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遮蔽的“敬爱”。
⑥另外,传统书信还有历史价值。人到晚年,捧读青年时期的信件,往事历历在目,常有“家书抵万金”之慨,所以倍觉其珍贵。据说,《徐悲鸿信札》在竞拍会上拍出56.1万元的高价,《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则拍出111万元。这些名人信札之所以能够被很多收藏家追捧,并拍出高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在纸上的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同写信者的笔迹一样,是不能被“拷贝”的。
【小题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据考证”?(2分)
【小题2】.第③段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这一内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从“尺素书”到“伊妹儿”》中用“伊妹儿”代称电子邮件,显得很生动。 B.第①段引用鲤鱼传家书的古诗,既可以引起阅读兴趣,也能够增添文化情味。 C.第⑤段说明了传统信件不仅能传达信息,而且能体现人们之间自然淳朴的敬意。 D.第⑥段名人信札拍出高价,说明传统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后,重新焕发出生机。
【答案】
【小题1】(2分)因为“据考证”准确说明“实物信”在人类文字发明之前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是确凿的。(意对即可)
【小题1】(4分)(1)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尺牍书”笨重不便。 【小题1】(3分)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 【解析】略
10.说明文阅读(11分) “高铁时代”已到来 王瑞良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 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 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 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
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 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选自《青少年科技》2010年第6期,略有改动)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
B.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石油资源。 C.从武汉到广州,如果你坐在“和谐号”列车六号车厢,那么,你就是坐在动车车 厢内。
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采取了尽量提高 PQ值的技术措施。
【小题2】.第⑤至⑨自然段介绍了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其中⑦至⑨三段各介绍了哪一个方面的要求?(3分)
【小题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两点)(3分)
【答案】 【小题1】B(2分)
【小题1】速度 安全 舒适度(3分。意对即可)
【小题1】列数字、作比较(2分) 准确说明(突出)了高速列车速度快的特点。(1分)
【小题1】示例:①出行更方便、快捷、舒适。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③促进城市间的交流。④促进家乡经济的繁荣等。(3分。举具体实例作答也可。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